昨天上午,中日韩青运会乒乓球比赛在郑州市外国语中学展开,这是运动会开赛以来首场在校园内进行的比赛。由于比赛场地设在室内,而且参赛选手很多,志愿者和翻译的数量也十分惊人。虽然这些志愿者大部分是全市各大高校的学生,但他们用出色的服务,为各参赛队的选手们送去了舒心与满意。
来自郑州大学的志愿者孙晓芳告诉记者:“志愿者虽没有医护人员、安保人员那么辛苦。但是我们是最直接和运动员接触的人。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比赛引导和赛场服务等,如有运动员在比赛时感到身体不适或受伤,我们就会和翻译人员取得联系,并及时通知医护人员进场治疗。我们的责任其实也挺大的。”
“你对参赛选手是什么印象?”记者好奇地问。
“日本和韩国选手跟我们长得差不多,我们只有通过他身上穿着的服装加以区分。别看这些参赛的运动员年龄都不大,但在赛场内外,他们见到工作人员和酒店接待人员都会打招呼,或是微笑点头。尽管彼此间语言交流不通,但我们能从他们的眼神和举止中,感受到各参赛代表团之间的善意和友好。”孙晓芳如是说。
谈及做志愿者的感受,孙晓芳郑重地说:“我们志愿者,作为为本次运动会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一定会注意礼貌礼节,专心为比赛和各国运动队服务,体现出郑州人的素质。”
刚跟记者说完,孙晓芳就接到了一个接待任务。微笑、再见,孙晓芳欢快的身影很快消失在记者的视线中。是的,正是有了这些无私负责的志愿者存在,本届中日韩青运会才会显得更加井井有条,充满欢乐。本报记者 陈 凯 实习生 牛 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