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3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市首届道德模范候选人公示
专 版
3
ZHENGZHOU DAILY
郑州市首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选票
ZZRB3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郑州市首届道德模范候选人公示

(以下名单按照姓氏笔画顺序排列)

01.于桂枝 女,66岁,中共党员,淮河路办事处淮北社区居民。多年来,她助人为乐,免费为居民缝衣服、改衣服、锁裤边、做被罩、编篮子,免费为育才小学学生缝制演出服49件、彩绸21条、文艺演出服26套。为丰富社区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她组织成立了老年腰鼓队。她先后获得郑州市“十佳母亲”、河南省“百佳调解之星”、“河南省优秀调解员”等称号。

02.马娟 女,38岁,中共党员,郑州市邮政局建设路收投分局投递员。10年来,她投递行程逾10万公里,投递报纸、邮件近400万件,从没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实现出勤率100%、客户满意度100%的“双满贯”。她把用户当做自己的的家人,市民亲切地把她投递的段道称为“马娟段道”。2008年7月,她担任奥运火炬传递郑州站火炬手。她先后荣获“郑州市劳动模范”、“河南省劳动模范”。

03.牛瑞贞 男,32岁,中共党员,新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职工。自2000年至今,他累计献血10余次,计2000余毫升。2008年1月,他接到河南省红十字会的通知,得知北京一名患白血病女孩血型与他配型成功,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经过HLA分配检测和体检,他被正式确定为救治白血病患者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并于同月17日成功实现捐献。

04.王国胜 男,40岁,中共党员,郑州市西流湖管理处综合科科长。到管理处工作十多年来,工作上他严格要求自己,不畏艰难、踏实肯干,被称为“拼命三郎”。2002年10月20日,在加固大坝的抢险时,他不幸跌入坝下五六米深的洪水中,上岸后没休息一分钟,便继续投入抢险队伍。在他担任水保科科长期间,多次带领科室人员救人,连续多年被评为“市园林系统先进工作者”。

05.王玲 女,43岁,黄河风景区黄河金沙泥艺术研究所所长。作为郑州金沙泥艺术创始人,她热衷于民间文化的开发和传承,打造出的黄河金沙泥工艺品大型砖雕、黄河澄泥砚、金沙泥茶具多次参加国际国内艺术博览会,先后获得70余项国内外大奖,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誉,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近年来,她义务培养学生500余人,为公益事业捐款近10万元。

06.王洪萍 女,45岁,中国有色六冶公司职工。她十六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脑瘫丈夫,用爱心唤起丈夫生活的信心。1994年6月,丈夫因患脑肿瘤导致全身瘫痪;厄运接踵而来,心力交瘁的王洪萍也患上甲状腺癌。当时,儿子仅仅4岁,婆婆年迈多病,为了支撑苦难的家庭,她拼命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超负荷承受着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在她的努力下,丈夫变得开朗起来,积极配合妻子,尽可能地生活自理。

07.田超 44岁,郑州桃花源酒店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8岁时因意外视力致残,自强不息的他先后创办了中医按摩中心和酒店,2008年10月,他创立了河南省首家以培训盲人按摩技能为教育宗旨的民办学校。2009年3月,为不断拓宽盲人学生的就业之路,学校增设盲人网上开店(电子商务)培训班。他先后被授予郑州市自强模范、郑州市“创富民星”、全国自强模范”等称号。

08.申红 女,43岁,郑州陈砦蔬菜销售配送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多年来,她无数次地关心和帮助身边那些不相识的人,尤其是未成年人和空巢老人。她长年收养和资助的孤儿、残疾人多达12名。汶川地震后,她发动员工、商户捐款2万多元后,又以公司名义捐款15万元,她还亲赴灾区把价值10万元的40吨新鲜蔬菜送到抢险救灾的某部官兵手中。她先后获得“郑州市十佳母亲”、“河南省十佳母亲”、“温暖2008河南十大爱心人物”等称号。

09.乔宗旺 男,55岁,中共党员,新郑市龙湖镇泰山村党支部书记。2006年8月上任伊始,他就按照“先富脑袋、后富钱袋”的思路,自己出资带领村民到长葛、临颍、新乡参观学习。在不到9个月的时间里,泰山村民在他的带领下,凭借“愚公移山”的精神,多方筹资1236.7万元,实施了“十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短短两年多时间,泰山村甩掉了穷村、乱村的帽子走上致富路。他先后获得“河南省劳动模范”、“郑州市劳动模范”、河南省“五好”村党支部书记等称号。

10.朱芳菲 女,25岁,荥阳市聋哑学校教师。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她用爱心、耐心教会聋哑孩子们看口型、说话,给孩子们树立信心,她用细心、恒心教会这些“迟开的花朵”吃饭、洗脸、洗衣服、叠被子、上厕所等一些生活技能。她所做的平凡、琐碎的小事,给聋哑孩子及其家庭点燃生活的希望。她被授予“荥阳市师德标兵”称号,并被推荐为“感动荥阳十大人物”候选人。

11.朱玉峰 男,32岁,郑州三十四中教师。他关心学生,家境困难的学生张彦辉考上清华大学研究生,他资助5000元;学生陈鹏举是外来务工子女,父母靠一个修鞋摊维持全家生活,他资助其至毕业。他热心公益事业,汶川、玉树发生地震后,主动捐款上千元;他为最美乡村女教师李灵希望小学募集价值10000多元的书籍和善款逾百万元。他多次被评为“郑州市优秀班主任”、“郑州市德育先进个人”。

12.刘芳 女,47岁,中共党员,郑州市碧沙岗公园园容科科长。她常年坚持在一线工作,每个厕所管理员上岗以前,她总是手把手进行上岗培训;节假日游人量大,她亲自在厕所里清粪便、刷尿渍、通厕所。炎炎七月,她穿上厚重的防水服和雨靴,第一个跳下公园水池,带领职工们清淤,头顶烈日,一干就是整整6个小时。从到碧沙岗上班起,她每年都被评为“市园林系统先进工作者”。

13.刘金镏 女,72岁,新郑市龙湖镇魏庄村居民。她20岁嫁到魏庄村,生下4儿1女。她33岁时,小儿子刚刚出生3天,丈夫便因病去世。丈夫去世四十年来,她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孝老爱亲,无怨无悔地承担起奶奶、堂叔和公公养老送终的重担。现在,她已经72岁,还在悉心照顾卧病在床的92岁婆婆,十里八村都知道她是一个标准的好儿媳,也都知道她是带着婆婆走亲戚的老人。

14.刘春英 女,40岁,惠济区西湖花苑社区居民。她的公爹89岁,患有严重的“帕金森症”、脑梗塞,瘫痪十年;婆婆患有糖尿病、心脏病、脑梗塞和青光眼,瘫痪十三年。丈夫患有腰椎间盘突出,不能干重活,在外面打零工挣钱养家糊口;两个孩子正在上学。在繁重的生活压力下,她无怨无悔,每天为老人擦洗身子、端屎端尿、喂药端饭。俗话说“床前没有百日孝”,可她一干就是十三年。

15.刘晓花 女,57岁,河南省金属制品研究所退休职工。26年来,她无怨无悔地照顾残疾丈夫和瘫痪在床、身患癌症的婆婆,并将儿子培养成大学生。邻居们对她赞不绝口:“像刘晓花这样的好儿媳真是难得!”她被二七区妇联评为 “好媳妇”。

16.刘绪通 男,71岁,中共党员,巩义市北山口镇水地河村村委主任。他致富不忘村民,先后出资180多万元为13个村民组铺路建桥8000多米,出资80万元建造一座400立方米的水仓;投资130多万元建起村初级中学并购买42台电脑,带头组建“助学基金会”,资助12名特困大学生;投资600多万元,支持村里15个“能人”创办15家企业,安排1800多人就业。在他的带领下,2006年全村人均达到7800元。他先后获得“首届河南省十大农民标兵”、“郑州市劳动模范”等称号。

17.江学铜 男,46岁,二七区环卫公共设施管理所维修班班长。作为业务骨干,他不仅担负着全区一百多座公厕的维修疏通任务,他还研制出平板除臭阀,广泛应用于全区公厕。2010年,他带领维修班和厂家合作,将报废车辆改装成了“车载移动公厕”,在举办大型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他先后荣获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18.安桂亭 男,51岁,中共党员,上街区中心路办事处聂寨三组村民组长。从1981年当选村民组组长连选连任至今,在工作中,他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先后与大、中型企业走联营的道路,让村民集体富裕,村民组大街小巷安装上电子摄像头,户户设立了不锈钢垃圾桶,组建的聂寨军乐队已发展到112人。他先后被郑州市评为“农村拔尖人才”、“精神文明标兵”、“文明市民标兵”。

19.孙艳红 女,42岁,郑州爱馨养老集团居家养老部主任。近十年来,她先后组织了“阳光真爱社工站”和义工队伍,开展了一系列有特色、有实效的志愿者活动,在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扶贫济困、帮老助残、互助有爱等方面,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为增进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她本人体弱多病,4年中做过3次手术,家里欠款几万元,但是她依然资助了6名贫困儿童。

20.杨改玲 女,43岁,中共预备党员,郑州烈士陵园职工。在烈士陵园骨灰管理科工作的15年间,她热情、礼貌接待每一位来园祭奠亲人的群众,在她管理的第一、二骨灰存放室里,总是窗明地净、骨灰架干净整洁、供桌等物品摆放有序。虽然从事的工作繁琐枯燥,虽然有时会面对责备和不理解,她都报以微笑,耐心解释。她连续多年被评为“郑州烈士陵园先进工作者”。

21.杨彪 男,65岁,中共党员,郑州市骨科医院返聘专家。他主持成立全省第一家创伤外科中心,领导建立了重症监护病房、显微骨科病房等,先后在国家级、省级会议及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学术著作2部,还为医院的技术进步、发展培养了一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队伍。他先后获得“郑州市卫生系统技术标兵”、“郑州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郑州市医德标兵”、“河南省医德标兵”等称号。

22.李芳 女,48岁,中共党员,管城区卫生队紫荆山路清扫班班长。1995年从事环卫工作至今,工作中她严格要求自己,总是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她舍小家为大家,克服病痛和家庭生活中的众多困难,每天天不亮就准时赶到工作第一线。她先后获得“郑州市十大杰出女性”、“郑州市文明市民标兵”、“河南省环卫行业先进个人”、“郑州市优秀城市美容师”等荣誉;2008年,她光荣地当选奥运火炬传递郑州站火炬手;2009年出席郑州市第十五届妇女代表大会。

23.李青臣 男,59岁,中共党员,新密市牛店镇李湾村党支书。上任伊始,他用自己的积蓄,组织村里陷入半瘫痪的八个煤矿恢复生产,短短一年,偿还了200多万元的外债。在带领和帮助村民致富的同时,他出资300多万元新建李湾完全小学,对村里考上大学的每个学生给予2000—3000元的资助,受助学生达110多人。他先后获得“河南省十大新农村建设人物”、“河南省劳动模范”、郑州市“双强”党支部书记等称号。

24.李总线 男,57岁,郑州市第九中学校办工厂职工。2002年1月26日下午,他看见三个蒙面人在某公司营业厅抢劫,他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制止,在与歹徒搏斗中,他被枪击中左臂和左胸,歹徒趁机携带92万余元逃走,他忍痛追赶,终因伤势过重,昏倒在地。经抢救挽回生命,医生从他身上取出27块子弹碎片,其中两块紧贴胸腔。他先后获得“第六届河南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郑州市第二届绿城卫士”等称号,获“第八次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表彰大会提名奖”。

25.李春风 女,52岁,荥阳市贾峪镇石硼村居民。30年来,她为本村残疾人、智障人和重病人送衣服达两万件以上,目前重点帮扶的特困户有26户、80多口人。从 2004年开始,她脚蹬三轮车到郑州市区走街串巷收旧衣服5000多件,发给本村的残疾人和特困户。今年以来,她投资3000多元,借用村委40多平方米办公房,建起荥阳市第一家村级110慈善爱心超市。

26.李炳方 男,63岁,中共党员,巩义市炳方矮秆小麦研究所所长。他坚持农村科研40年,自费研究矮秆小麦。2003年育出我国首例矮杆小麦“巩回9803”;改良开发“豫西半截青”萝卜地方品种,义务咨询800人次,自费印发材料5000份,带动农户651户,发表论文54篇。他先后获得“河南省农村科普带头人”、“河南省农业劳动模范”、“巩义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称号。

27.李莉 女,38岁,河南宏丽来超市有限公司总经理。她关爱弱势群体,回报社会,多次参与各种公益事业活动,累计捐款金额近百万元。她先后获得“上街区优秀女企业家”、“郑州市三八红旗手”、“郑州市巾帼创业明星”等称号。

28.李新荣 男,65岁,中共党员,原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院长、心外科副主任医师。从1996年开始,他先后9次无偿献血,共计2250毫升,获得“郑州市无偿献血银质奖章”。在其带动下,市七院无偿献血蔚然成风,获得“郑州市无偿献血先进集体”称号。2009年10月,他身患十二指肠乳头状癌后,立下遗嘱要捐献眼角膜。2010年4月,他病逝后,其双侧眼角膜被成功移植,使两位患者重见光明。

29.谷骆 男,23岁,河南升龙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保安。2007年4月,水性并不好的他成功救了一名落水小女孩。2008年5月18日晚10时,他在执勤中,勇斗一名持刀抢劫歹徒,左前臂几乎被砍断,流血过多的他昏倒在地。经紧急抢救,他才脱离生命危险。他在病床上醒来后的第一句话便是:“抢犯抓到了吗?”听闻此语,守候在病床周围的人们个个热泪盈眶。

30.宋全发 38岁,男,中共党员,河南神力混凝土有限公司董事长。2005年,他当选祭城村党支部书记。2006年,他每年出资15万元设立祭城村奖学金和助学金。2008年5月,他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50万元。2008年6月,他出资25万元购置2辆消防车捐献给祭城社区。2010年4月,他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50万元。他先后获得“郑州市劳动模范”、“河南省劳动模范”、“第十三届河南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31.宋建伟 男,33岁,中共党员,惠济区迎宾路办事处青寨村党支书。自2003年12月任职到2008年,在不到五年时间里,青寨村从群众素质到村容村貌再到经济发展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2006年,青寨村被惠济区评为敬老模范村;2007年6月,青寨村被郑州市评为市级文明村。他本人获得“河南省敬老之星”、“惠济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致富能手”等称号。

32.张二周 男,46岁,中共党员,巩义市蓝天冶金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多年来,他个人用于公益方面的捐助高达千万元。2007年,他为巩义市弱势群体捐资20万元,为本镇敬老院捐资5万元。汶川地震,他捐款12余万元;玉树地震,捐款10万元。2007年,资助12名贫困大学生;2008年,资助132名贫困学生。2009年8月,他为希望工程一次捐资106.92万元,是河南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启动以来单笔最大捐款。他先后获得“河南省十大爱心青年企业家”、“郑州市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等称号。

33.张成富 男,47岁,新密青屏街办事处居民。2009年3月15日下午,他在新密市街头帮助抓捕一盗窃团伙时,腹部被连捅数刀,他仍一手捂住鲜血直流的伤口,另一只手牢牢抓住犯罪嫌疑人,直至警方赶到现场。经医生诊断,他腹部被刀刺穿透,左肩背部被刀刺伤。他的事迹被新密市认定为“见义勇为”。

34.张建平 女,40岁,中共党员,郑州市白庙劳教所党委书记、所长。她在工作中率先推行司法部“三种管理模式”改革,她对劳教人员实行卓有成效的温情化“教育、感化、挽救”,与劳教人员谈话谈心多达万余人次。白庙劳教所连续两届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并连续多年保持“部级现代化文明劳教所”称号。她本人获得全省政法系统“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省司法行政工作先进个人”、第五届郑州市“十大杰出女性”等称号。

35.张爱兰 女,46岁,中牟县人,郑州“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创办者。“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创办一年多时间,免费接待全国各地老战士2000人次、老战士子女及家属4300余人次,救助、慰问贫困和生病卧床在家或住院老战士350余人次,接受老战士捐赠战争纪念物500余件,书籍1000余册,注册老战士达3600余人,是河南省国防教育办公室指定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基地、抗美援朝革命历史展览馆。她荣获“2009十大爱心人物”、“绿城孝星”等称号。

36.张爱红 女,48岁,中共党员,郑州四十四中职工。作为学校宿舍管理员,她从上岗的第一天开始,就把宿舍当成自己的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她深夜背起急性肠炎发作的学生去医院急诊,她照顾患肝癌的学生母亲并帮助料理后事。她本人工资并不高,自己的父母需要赡养,孩子上学也要花销,但她却毅然照顾着两位孤儿,承担其生活费和学习用品费。在学生眼里,她不仅是他们的老师,也是给他们关爱的“母亲”和最知心的朋友。

37.张粉仙 女,66岁,巩义市小关镇山怀村居民。40多年来,她不仅要照顾多病的公婆,还要照顾三个智障的小叔,她像照顾亲兄弟一样的对待他们,每天给他们洗脸、洗头、理发、刮胡子、端吃端喝。丈夫出外打工,她一人在家照顾四个孩子和三个小叔,养猪养牛,到采石场给人干活装车,脏活重活一肩挑,为此她患上了腰疼病,却没让公婆和三个小叔受过一天罪。她先后被评为郑州市“文明市民标兵”、“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提名奖。

38.张粉娥 女,56岁,中共党员,巩义市竹林镇镇东街居民。身为教师的她既要搞好教学,又要操持繁重的家务,曾两次晕倒在讲台上,两次在家中晕倒,经检查患上心脏病和贫血。婆婆做手术需输血时,她不顾自己身体病弱,坚持献血。公公患脑血栓需长期药物治疗,她坚持给老人喂汤喂药。她从未和妯娌们红过脸,吵过嘴,多次被竹林镇评为“好妯娌”,连续八年被镇评为“好媳妇”,还被评为“全国敬老之星”。

39.张莹朴(曾用名张尚昀),男,29岁,中共党员,管城区国税局职工。母亲因车祸瘫痪后,他把母亲从河南老家带到学校所在地长春,一边打工求学,一边照顾母亲,在六个学期中他五次拿到奖学金。2004年腊月,在母亲病重渴望回到老家时,由于无钱购买车票,他冒着严寒,骑三轮车把母亲从长春带回老家。2005年,以笔试第一名的成绩,他被河南省税务系统录用。他被徐光春书记誉为“当代孝子”,先后获得“十大感动中原人物”、“河南省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

40.张瑞 女,33岁,郑州市百货大楼二楼针织商场员工。婆婆因脑梗塞半身不遂,她守候在床前,为婆婆擦洗身体、按摩挠痒、端屎端尿,陪婆婆说话、看电视,并学会给婆婆注射胰岛素。婆婆去世后,她又悉心照顾70多岁的公公。在工作中,她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精益求精,多次被评为“郑百十佳营业员”、“特色服务能手”。

41.陆慧珉 男,84岁,中共党员,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校退休职工。他退而不休,为解决双职工家庭无人看管孩子的困难,从1983年至今,他每个暑假都义务举办书法、美术、摄影培训班,免费为孩子们提供胶卷、纸张等学习用品。他自己出钱购买脚踏三轮车,每天义务接送孩子上学,这一坚持就是13年,按每学年行程2160公里,总行程2.808万公里,比两个长征的路程还多。他先后获得“全国社区志愿者先进个人”、“郑州市文明市民”等称号。

42.陈中有 男,45岁,中共党员,郑州中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他1992年出任新密市翟沟煤矿矿长,使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并逐步壮大。多年来,他和公司累计出资近2000多万元,用于农村道路、学校、饮水等工程建设及资助贫困户、孤寡老人、优秀大学生。汶川地震,他个人捐款3.6万元,集团及下属企业、职工共捐款53.8万元。他先后获得“河南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新密市优秀企业家”、“新密市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

43.罗文彬 男,22岁,中共党员,郑州市消防支队高新区中队中队长助理。入伍5年来,他先后参加灭火战斗和抢险救援800多次,营救被困群众60多人,尤其在“10·29”拓洋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火灾、“6·30”石佛编织袋厂火灾、荥阳“3·18”六零二化工厂火灾扑救等大型灭火救援中都有突出表现。他先后被支队评为“奥运消防安保先进个人”、“十佳业务训练标兵”等。

44.郑全理 男,47岁,中共党员,荥阳市人民医院主任医生。他认真钻研业务,在荥阳市率先推广血液净化、低分子肝素在心脑血管中应用等新技术50余项,主持糖尿病、慢性肝炎等内科疾病诊疗指南的推广与普及,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2篇、参编专著2部,多次当选郑州市医学会内科相关专业委员会委员。2001年12月获“荥阳市第二届青年科技奖”。

45.周明森 53岁,男,中共党员,河南物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2006年3月,为解决小孟砦村居民出行难问题,他个人出资20万元整修两条道路。2007年5月,他积极参加“春蕾助学活动”,个人捐款3万元。汶川地震,他个人捐款7万元支援灾区重建;玉树地震,他个人捐款2万元。他被省发改委授予“河南省百家民营企业改革之星”称号。

46.胡光荣 男,81岁,中共党员,管城区原工会主席。他和妻子精心侍奉101岁的母亲刘改枝,经常给母亲换洗衣服、洗尿布、挠痒痒,每天为母亲梳头、洗脚、洗头、翻身、排便,有时候老人大便干结,就用手去抠。老人卧床八年,身上没有长过一块褥疮,居住的房间里干净整洁,没有一点异味。他还照顾着寡居多年的岳母和残疾独居的二弟,儿孙辈几十口人在他的教育影响下,个个孝老敬老。

47.赵坤 女,55岁,中共党员,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院二病区主任。她从事中西医儿科医疗、科研、教学一线工作近30年,对小儿常见疾病如哮喘、肺炎、慢性腹泻、重症脑炎及多发性抽动症等一些难治性疾病的诊治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她完成医学科研课题6例,其中3项为省科委科技攻关项目,分别获得省部级二等奖、三等奖,在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7部,三次获得院级教学大赛奖,医疗工作中多次创造儿科医院全年门诊量、全年床位周转、全年收治病人第一。她先后多次被评为河南省、郑州市优秀医师等称号。

48.赵新举 男,61岁,中共党员,二七区蜜蜂张办事处和平新村社区居民。多年来,他携带“爱心理发”工具箱,跑遍市区的军营、敬老院、福利院、医院和工地,免费为群众理发3000多人次,用一把小小的理发刀剪出了人间真情。他是郑州慈善总会一、二届会员,获“郑州市文明市民”、“拥军优属模范”等称号。

49.徐亚平 男,47岁,中共党员,郑州市公交电车公司车长。十几年来,他总是把工作和乘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乘客、车厢的事再小也是大,自家的事再大也是小。他常说:“爱心是一个车长最起码的行为准则,一个车长如果对乘客缺乏爱心,就很难做到优质服务。”徐亚平从小跟着姥姥长大,可当八十多岁的姥姥半身不遂住院时,他没请过一天假,没缺过一个班,没晚过一次点。他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郑州市劳动模范”。

50.徐全新 男,51岁,中共党员,河南奥克啤酒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创建和领导的公司发展成为一家资产达2.6亿元、年生产能力近20万吨的大型啤酒酿造企业,累计为国家上缴税金4亿多元,为社会解决劳动就业1500多人。他实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模式,在我省企业内率先引进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开创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数字化管理的成功实践。他先后获得“河南省劳动模范”、“第四届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厂长)经理”、“郑州市优秀民营企业家”等称号。

51.徐洪山 男,83岁,中共党员,郑州市食品水产公司贸易站职工。他家的老保姆楚秀贞早年做童养媳,战乱失去丈夫,孤苦无依。1983年,楚秀贞在徐家已经做了20年的保姆,子女都无需照顾了,徐洪山一家却毅然将楚秀贞留在家中,当做母亲精心照料。在徐洪山一家四代人的无微不至地照顾下,楚秀贞已经99岁高龄。

52.聂娜 女,30岁,中共党员,郑州大学专职辅导员。2003年7月—2004年7月,她赴甘肃省清水县第三中学支教一年,担任该校团委副书记及班主任等职务。2007年11月,她作为郑州大学唯一教师代表参加十七大中央宣讲团在河南的座谈交流会并发言,接受《焦点访谈》采访。2008年2月,作为河南省唯一辅导员代表参加在复旦大学举办的首届全国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她先后获得“河南省社会实践先进个人”、“郑州大学优秀辅导员”等称号。

53.曹小娥 女,75岁,中共党员,黄河中心医院退休医生。自1993年开始到现在,她资助贫困学生104名。从2001年开始,她几乎每天上午都到社区进行义诊;她每周五都到管城区残疾人联合会的办公室里为残疾人义诊;5年来,她积累的义诊记录本有10厘米厚,义诊的患者达一万多人次,治愈患者达五千余人。她先后获得“河南省希望工程建设奖”、“河南省优秀母亲”、“中国青少年发展希望工程贡献奖”等荣誉。

54.梁同跃 男,50岁,中共党员,郑州市监狱八监区监区长。他十年如一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时刻保持公仆本色。2009年6月,因长期劳累过度患上“纵隔低分化癌”,大夫要求他停止工作,但他在接受大剂量放疗的同时,坚守工作岗位,奏响了生命的最强音。他先后获得“全国监狱劳教工作先进个人”、“河南省监狱系统狱政工作先进个人”、“郑州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等称号,荣立三等功一次,嘉奖一次。

55.梁学民 男,48岁,中共党员,河南中孚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他是我国现代铝电解技术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主持完成“中孚320kA铝电解系列生产技术开发”等多项科研成果,采用电解平衡调整法成功解决了320kA级铝电解槽的大修焊接问题这一世界性难题。2005年当选第六批河南省优秀专家,2007年获得“郑州市劳动模范”称号。现兼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铝业分会副理事长、河南省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中南大学兼职教授。

56.董峰 男,33岁,郑州市公交电车公司车长。2010年1月24日,市民崔女士在乘坐86路公交车时,不慎将放有5万元现金的橙色提兜忘在车上。董峰接到调度指令后,迅速找到丢失钱款归还崔女士,并婉言谢绝了金钱酬谢。董峰的家庭并不富裕,母亲常年身体不好,5万元钱几乎是董峰两年工资的收入。从2006年起,他连续四年荣获“公司生产先进个人”称号。

57.楚根岭 男,42岁,中共党员,荥阳市邮政局贾峪支局员工。面对崎岖的山路,面对230多个投递点,面对瘫痪在床的母亲和多病的妻子,25年来,他不分春夏秋冬,不管风雪雨霜,从未间断过工作,邮路达48万公里,邮件重量加起来达70吨,从未丢过一封信,投错过一份报纸,被乡亲亲切地称为“贴心人”、“万事帮”。他先后获得“河南省邮政局邮政系统优秀投递员”、“荥阳市十大杰出青年”、“郑州市劳动模范”等称号。

58.翟玉兰 女,59岁,鑫苑中央花园社区居民。1971年从事教育工作起,她几十年如一日组织学生到盲人家里做家务。退休后,她仍坚持助人为乐,为山区小学捐款捐物,组织山区学生到城市参观游玩。在社区,她热情帮助孤寡老人,帮助居民孩子辅导功课。她先后获得“郑州市优秀教师”、“郑州市模范班主任”、“郑州市文明市民”等称号。

59.樊海凤 女,58岁,中共党员,新密市超化镇黄固寺村党支部书记。1991年任村支书后,为强村富民,她把自己的耐火厂从外地搬迁到本村,率先实行股份制。为发展集体经济,村里先后招揽科技人才40余人,办起了集体制、股份制等各类企业15家,实现了农民不出村成为工人。2008年底,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 1.53亿元,综合经济实力由新密市“后进村”跃入“三十强村”。她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河南省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郑州市十大女杰”等称号。

60.霍清礼 男,35岁,中共党员,郑州市中医院司机班司机。2007年6月8日深夜,他刚完成出车任务,突然听见医院北门的路上有人喊“有人偷车,抓小偷!”他闻声立刻朝窃贼追去,当快要追上窃贼时,窃贼突然转身拔出匕首猛向霍清礼刺来,在与歹徒的搏斗中,他的腹部被匕首划伤,但他没有退缩,忍着伤痛把歹徒踢倒在地,与闻讯赶来的同志一起制服了歹徒,并移交给到达现场的派出所民警。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