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倒排工期 加快进度 打好攻坚战
全市公开招募46名
“三支一扶”毕业生
我省划定南水北调
总干渠水源保护区
郑州12号盾构机始发
南出口暨郑新快速通道开建
做好一篇文章 破解四道难题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做好一篇文章 破解四道难题
——河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时

新华社记者 于振海 张兴军

粮食总产连续11年排全国第一,工业产值位居全国前五,经济总量稳列全国第五。

眼前的成就,河南并不满足。

河南是中国的缩影,人多底子薄。2009年全省GDP人均排名全国28位,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少2800多元,农民人均收入比全国低346元。人均财政支出全国倒数第一。人均文化事业费全国倒数第二。城镇化率低于全国水平10个百分点。

河南显然欠发展。但要实现发展,特别是科学发展,“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民生怎么办、粮食怎么保”,省委书记卢展工向全省各级干部提出四道思考题。

随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篇文章的破题,四大难题在逐一破解,河南不再难。

丰收是大省的使命

柳学友是河南省息县彭店乡张庄村农民,今年一共种了3000亩小麦,亩产达到800斤,总产240多万斤。收获的麦子堆积如山,只好用铲车往库里拉粮食。柳学友说他的理想是种5万亩地,当中国的麦王。

在农业大省河南,怀有柳学友一样的粮王梦想的农民成千上万。

河南省用全国1/16的土地,每年生产出全国1/10以上的粮食,全国1/4强的小麦,满足本省1亿多人口的消费外,每年外输原粮及制成品300亿斤。中原大地每年的粮食生产像一场万人瞩目的运动会,千万粮农用辛勤的劳动不断在高位上刷新由自己创造的粮食生产纪录。今年河南省夏粮总产量达到618.14亿斤,较上年增加5.14亿斤,增长了来之不易的0.8%。

都说丰收的原因不外乎“政策好,人勤奋,天帮忙”,但是去年大旱今年低温,在天不帮忙的情况下,河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保住了丰收。

惠农政策像是及时雨。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各项利农政策一年多于一年。 (下转第七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