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职称评审专家库
今起选拔候选人
助力公交公益事业 彰显企业公民形象
奋战13天万达广场通电了
22条公交线路将优化调整
全市清查社团违规收费
感受红枣文化 品味枣乡风情
金水区60万元
重奖教育功臣
党员的哥的姐
有了“红色家园”
中原区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
助力公交公益事业 彰显企业公民形象

编者按:“公交是为民,公交是形象,公交要优先,公交当自强”。8月23日,我市14家企业集体行动,捐赠151台标准新型公交车。企业家们的行为,充分体现出强烈的社会公益心和社会责任感。他们回报社会、助推公交事业发展的义举、善举,让人们看到的既是一种企业爱心,亦是一种企业责任心。用实际行动服务社会、服务城市、服务大众,凝结的是企业的文化、企业的精神,提升的是企业的价值。

今日起,本报对参与捐赠的企业分批进行宣传展示,以进一步彰显他们企业公民的良好形象,倡导、呼吁更多的企业、更多的人关心、支持公交事业及其他公益事业。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宇通给了我支持和帮助,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没有丝毫的懈怠,反而增添了心中的斗志,我感到我人生中新的梦想将从这里起航。”来自河南商丘的贫困学子林丹丹接过助学金的那一刻,终于放下了心中的石头,她知道自己终于可以踏进梦想的大学校园了。

为了能圆贫困学子的大学梦,8月24日下午,“2010宇通金秋助学”活动在宇通公司举行,在大学开学之际,公司为128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新生送去了总金额60多万元的资助,其中包括28名在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中失去亲人的大学新生。

“人生就像一次航行,风雨和磨砺总是难免的。但是在人生苦难的背后,我们看到了同学们的乐观自信和对梦想的执著追求。宇通愿意帮助大家展翅飞翔,希望你们通过努力,改变家庭的现状,实现人生的梦想。”宇通公司党委副书记彭学敏代表总裁汤玉祥向128名学子每人颁发了5000元助学金以及慰问品。

作为土生土长的河南本土品牌,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经过数年的发展,不论企业规模还是销售业绩都已经成为国内客车行业的第一品牌。但是宇通知道,自己取得的每一分成功,都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与鼓励;不论取得多么辉煌的成绩,宇通始终不忘河南这片养育自己的土地。

多年来,宇通不仅以先进的产品和技术奉献社会,还建立了完善的公益工作体系,系统地、有计划地回馈着社会。全国车企第一家捐资汶川、成立“汶川、玉树灾区优秀学生夏令营”、援建希望小学、每个节日为孤儿和孤寡老人送温暖、向河南文艺院团捐资3000万元、连续五年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宇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以热心、诚心和恒心来回报社会,使负责任的宇通形象深入人心。

本报记者 赵文静 整理

郑州海马商务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7月17日,是海马股份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微型乘用车、商用车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业务。海马郑州基地总投资80亿元,经过三年的建设和开发,现已初具规模,已建成上海研发中心、第一工厂(年产5万辆微客)、第二工厂(年产15万辆轿车)、开封零部件工业园(11家配套厂),在建项目有年产30万台发动机项目、海马郑州技术中心项目、海马郑州零部件仓储配送中心项目、电动车试制试验和生产基地、郑州零部件工业园(一期)项目、生活配套设施项目。

预计到2015年,海马郑州基地将形成集商用汽车、轿车、动力总成、新能源、零部件、仓储物流于一体,产品覆盖高中低端全系列,年产销整车70万辆,年销售收入超过600亿元的大型汽车产业集群,解决就业两万余人,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整车和零部件制造基地。

海马郑州的全资子公司上海研发中心位于上海浦东张江高新技术开发区,成立于2003年。承担海马产品的研发、平台的扩展、产品的改型以及关键技术、集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有员工300余人,占地面积12.5万平方米,总资产5亿元,拥有较为先进的研发和试制、试验手段。自成立以来,成功为海马开发出了十余款整车产品,目前,除了整车开发,还承担国家电动车的863项目开发。

海马郑州目前量产车型有福仕达和海马王子。其中微客福仕达以“轿车化精品微客”的产品定位切入微客市场,2009年4月上市,一年时间累计销量已超过5万辆,并先后荣获“最佳性价比微客”、“年度最佳微客”等殊荣,成功树立了轿车化微客的标杆地位;微轿海马王子2009年12月下线,2010年3月预售以来,订单情况良好,于2010年北京车展正式上市。

海马股份郑州基地中期规划为年产销30万辆整车、30万辆发动机和30家骨干配套企业。目前公司正在加大力度开发微型面包车的系列产品和中级家用轿车,到2012年将有6款微面和3款家用轿车投放市场。 公司生产的纯电动汽车即将在新乡、郑州两地示范运行。

本报记者 孟 斌 整理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3月,是日本日产汽车公司在中国内地的第一个整车合资企业。2004年10月,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组郑州日产,目前股权结构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51%、东风汽车有限公司28.651%、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20.349%。注册资本 12.9亿元人民币,现总资产56.12亿元人民币。企业定位是东风、日产双品牌LCV产品的主要发展基地。

公司本部位于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工厂位于中牟,具备年产九万辆汽车的生产能力;第二工厂位于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期设计产能12万台,预计2010年9月建成量产。

按照双品牌发展战略,郑州日产目前共有NISSAN、东风两个品牌,五大序列、八大车型,其中NISSAN品牌包括D22皮卡、帕拉丁SUV、凯普斯达高端轻卡及CDV车型NV200,东风品牌包括锐骐皮卡及其多功能车、奥丁SUV、御轩MPV、帅客城市多功能商用车。

依托东风品牌,郑州日产海外事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截至2009年年底,拥有海外网络17个、KD工厂3个,其中安哥拉3万辆整车生产基地现已投入使用。

郑州日产重视发展电动汽车事业,2009年5月,首批通过国家“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审核,顺利取得锐骐、奥丁两款纯电动车型的产品公告;2009年11月,郑州日产“新能源汽车项目”分别被列为省、市“重大科技专项”,2009年被认定为省级新能源轻型汽车工程实验室和院士工作站,纯电动汽车开发研制能力在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2010年是郑州日产飞速发展的一年,公司定下目标——挑战“10.20”,即2010年实现销量10万台,2012年实现销量20万台。2010年6月,国际化CDV NISSAN NV200上市,郑州日产由之前的“行业用车”到“个人用车”,销售渠道、网络、模式都在转变。

同时,郑州日产也在致力于公益事业,从“牵手工程”系列活动到日前的捐赠公交车,郑州日产已经把公益、慈善事业作为日常化、常态化的工作,充分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本报记者 孟 斌 整理

“永铸少林客车名牌,做民族产业脊梁”是每一个少林人牢牢铭记的使命。少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83年,1997年改制为股份制民营企业,主要从事汽车产品及其零部件的制造、销售、服务和进出口等业务,是中国汽车工业产品公告内生产企业、国家标准化良好行为“AAA”级企业、河南省“十一五”规划重点支持企业、河南省“百强”企业。

作为我市龙头企业,少林汽车整车产品及底盘年产能力达20000台以上,其中少林牌中轻型客车产销量一直位居全国首位;2003年至今,少林牌系列客车在全国同行业产销量排名中连年排列前五强。少林汽车大中型客车产品还于2004年、2007年连续两次荣膺“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少林图形商标被认定为“驰名商标”,少林汽车还成立了业内首家“院士工作站”。

在自身发展道路上取得瞩目成绩的同时,少林汽车公司一直坚持在做的事是“造福社会、回报社会”。支农、兴办学校、救助困难群众和困难职工、积极捐赠助推省会公交发展……少林汽车公司把企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践行着“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

今年以来,围绕省市百万辆汽车产业战略规划,少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抓市场、抓产品质量、抓管理、抓产品技术创新、抓项目建设等举措,公司各项经济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稳步增长,保持了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统计数据显示,1至7月份,少林客车销量同比增长7%,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利税同比增长43%。

“少林汽车公司将加快‘十二五’期间重大项目建设,加大新车型、新产品开发力度,打造新的增长点,为省、市百万辆汽车产业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对于少林汽车发展蓝图,董事长周聚民信心满满。

本报记者 赵文静 整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