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要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墙体文化”调查
超级网银
超级收费现形太急
尴尬的决策
资助贫困生
不必把人分等
廉政屏保
凭什么能保廉政
“公开疫情会让民众麻木”太荒唐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公开疫情会让民众麻木”太荒唐

据安徽省卫生厅公布的消息,截至9月3日,安徽省蒙城县共确诊霍乱病例38人,其中33例患者已经全部治愈,5名患者正在隔离治疗。蒙城全县腹泻患者呈明显下降趋势,疫情已经得到初步控制。(新华社9月4日报道)

蒙城的霍乱疫情已大幅减轻,确实是个令人欣慰的消息。不过回顾此次蒙城的霍乱来龙去脉,依然有着令人遗憾的地方。据《华西都市报》9月4日报道,8月16日安徽省疾控中心已确诊霍乱暴发,而直到28日才向公众公布,政府瞒报疫情长达12天。当地疾控中心解释称,如果每起传染病发现一起就公布一起,容易让老百姓“产生麻木”。

对于大多数公众而言,霍乱已经成为一种遥远的记忆,以安徽省而言,按照疾控中心的介绍,这些年每年都有霍乱病例,但数量并不多。

然而,基本消灭霍乱不是政府反应迟钝的理由;“每年都有”、“数量不多”也不是迟报、瞒报的借口;而及时公开疫情,老百姓“容易产生麻木”的解释,更是荒唐。

其实,既然已经“基本消灭”之霍乱疫情有卷土重来的苗头,相关部门更应引起警惕,查找源头,防治并举,不放过每一个发生的病例,而不是将“每年都有发生”作为遮掩迟报、瞒报的理由。事实上,“每年都有”、“数量不多”的霍乱,恰恰证实了地方在疫情防治工作上确实存在着不足。不可否认,当下经济生活更为活跃,人员流动更加频繁,疫情防控难度也随之加大。但是,非典的教训告诉我们,现在民众的防范意识、防范能力也大大加强,如果相关部门能够及时发布预警、公布应对情况,疫情还是可控的。

至于“容易让老百姓产生麻木”的表述,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依然不过是推脱责任的说辞罢了。一些未必真实的网络传言,都会让整个蒙城闻“霍”色变,流言四起,政府部门的疫情公布如何就会让百姓麻木呢?事关生命安全,又怎么可能麻木?说到底,如果有麻木的话,“麻木”的或许只是相关官员对公众生命安全,以及对其身负责任的麻木。不然,何以会在确诊12天之后才“迅速启动应急响应”。

《传染病防治法》明确规定,公布传染病疫情信息应当及时、准确。现实的情形却是,在疫情发生之后相当一段时间,没有人告诉蒙城居民有霍乱,也没有人告诉居民如何防治。及至终于公布疫情,局部混乱已经形成,原本未必会感染的人群也无从幸免。尤其吊诡的是,历史出现了惊人的相似,与非典初期一些官员表态相似,这一回,安徽相关官员的表达听来也十分熟悉:只要防控得力不扩散,霍乱并不可怕,治疗也很容易……云云。这样的轻松,未免让人困惑。其实,控制疫情传播,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事情,当然离不开民众的配合和防范;如果连民众的“知情权”都保证不了,何谈防范和配合?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未依法履行传染病疫情通报、报告或者公布职责,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的,应追究相关官员的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所以,针对蒙城存在瞒报霍乱的情形,主管部门必须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 京 文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