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6版:经济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透明”带来的财富
新密生活垃圾中转经验全省推广
交强险过期车辆
交通肇事咋赔付
免费燕麦早餐
“开进”写字楼
个性店名吸引眼球
组织机构代码网上
受理平台开通运行
前八个月绿城农民
现金收入增一成
手机实名制为何遭遇“软执行”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透明”带来的财富

本报记者 郑磊 通讯员 徐克镜 文/图

“我走上致富路有一个秘诀:透明经营,顾客点什么菜,我当面做,炒菜过程全公开。”昨日,在二七区永安社区某饭店,店老板杨立丕向记者介绍自己的致富经。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们姊妹们多,家里穷,我早早就想学一门手艺改善家境。”杨立丕向记者诉说学艺经历,因家里穷,弟妹们没有吃喝,1970年,年仅17岁的他就响应国家政策,作为知青“上山下乡”,被安排到郑州东郊二十里铺莆田农场种地。其间,他掌握了许多蔬菜的营养价值,为以后配菜炒菜奠定了基础。

1975年,他被安排到一家饭店,因勤学好问,聪明能干,被提拔做厨师,“由于我在家中就会做饭,加上掌握了一定的配菜基础,所以我的炒菜技术提高得很快。”杨立丕说,他逐渐学会了豫菜系、川菜系、粤菜系等100多种菜的做法。其间,还从其他师傅那儿学会了闷饼、手抓饼等面食类做法,深受顾客的欢迎,有时遇见春节高峰一天就能炒出500多份。

2002年,因单位效益不好,杨立丕被迫下岗。“当时自己小孩正上学,妻子所在的单位也破产,全家生活一下陷入困境。”杨立丕对当时的生活艰辛记忆犹新。后来,杨立丕决定利用自己的厨艺创业致富。

因家里没有积蓄,他就向亲戚朋友借了8000多元,在二七区保全街开办了一家小店。杨立丕说,由于自己店小,刚开业没有信誉度和知名度,勉强维持。前三年,几乎没有挣到钱。到了2005年,他突然想出“明厨炒菜”的办法,让顾客了解自己炒菜的全过程,靠干净、实惠、低廉赢得了顾客,一时间,附近居民和单位纷纷来订饭。为诚信经营,他把每天买的肉、米和蔬菜价格、地址都列出来贴在店内,并对顾客承诺:只赚加工费,送货到家门,经营日渐红火。如今平均年营业额达到20多万元,真正走上致富路。

图为杨立丕向员工传授切菜技艺。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