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文苑撷英
掌故
郑州地理
新书架
随笔
连 载
绿城杂俎
明月出幽谷小雨洒高林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秋籁无声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随笔

美文美声美师

魏 峰

十七年前,我还是一名中学生。这学期暑假过后,我们班新来了一位男老师,一米八五的个子,大眼,长得白净,刚大学毕业,教我们语文。

第一节课,记得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那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语调不高,而且柔和,这在我们一个乡村中学是不多见的。后来,更让我们着迷的——准确地说,让我为之陶醉的是他绘声绘色地朗诵课文。一篇看似普普通通、波澜不惊的文章,通过他那么一读,活脱脱地幻化出风花雪月、顿生出人情面貌来,使你不得不为美景而忘身、随人物感情变化而悲喜。从此,我们的语文课堂一改原有的枯燥与沉闷,一下子变得活色生香、风生水起。他说,一篇美好的课文,如果都用庖丁解牛的方式去阅读,就像一块无瑕的美玉被无情地击碎——美,就不复存在了。自从上了他的课,我们再没有去为课文分段、总结段意、归纳中心思想犯愁过,我们一个个喜欢上语文的同时,也真正学会了鉴赏文章的美、享受到了语文的快乐。

在当时升学率作为学校的第一要务、分数成为考核老师的第一要素的情况下,即使在烽烟渐起的初三,他依然“我行我素”,雷打不动地在语文的晚自习课上,给我们读“闲”书。我们是每周盼望着这两节课的,常常晚自习的铃声一落,同学们都会精神抖擞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等他微笑地走进课堂,把一杯开水轻轻地放到讲桌上,然后故意地问同学们,上次我们“讲”(他读长篇小说,就像讲故事一样引人入胜)到哪了?这时大家会异口同声地说,讲到……只见他手中的书随之打开,磁铁般的声音姗然响起,我们也跟随他抑扬顿挫的朗诵、指手画脚的动作、丰富多变的眼神,走进故事当中……王蒙的《青春万岁》、程乃珊的《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就这样,我们沐浴着文学的雨露,思想得到了滋养,志趣得到了培养,感情得到了营养。

我那年,我以全市语文第一名、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考进了师范学校。三年后,当初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我如愿地成了一位小学老师。而初中这位老师的音容笑貌始终在我眼前浮动,我仿佛成了他的化身,抑或是我的血液里沉淀着他的思想。在我的课堂上,我也像当年我的老师那样,学会了给孩子们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我也在我的阅读上,带领孩子们走进一个个快乐的世界里:曹文轩的《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黄蓓佳的《今天我是升旗手》《我要作个好孩子》、秦文君的《男生贾里》《女生贾梅》……我试图让孩子们从小聆听到最美的故事的同时,也把我的老师给我的种子传递给我的学生们,让他们学会做人,乐于作文。2004年秋天,当我把刚刚出版的学生的作文集送到老师面前的时候,他什么都没有说,只是拍拍我的肩膀,然后悄悄地抹去眼角的泪水。

我虽然已经离开学校三年多了,不知为什么,每每教师节来临的时候,我总能想起我的这位老师,总能听到他当年朗诵课文的声音。一首熟悉的歌曲,再次飞来——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我感动于自己曾经站立的讲台,更感动于像我的老师一样仍旧站立在讲台上的平凡的老师们。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