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文苑撷英
掌故
郑州地理
新书架
随笔
连 载
绿城杂俎
明月出幽谷小雨洒高林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秋籁无声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绿城杂俎

毛泽东是“业余红学家”吗

康 群

一集花钱100万元,共50集的新版《红楼梦》放映了。

这之前,我国拍过五部《红楼梦》,即1924年的“黛玉葬花”,1944年周璇版的《红楼梦》,1962年越剧版《红楼梦》,剧中一句“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广为流传。1982年央视版《红楼梦》,1989年北影版《红楼梦》,皆耗资大,时间长,新版《红楼梦》虽然花钱多,但效益最好。

《红楼梦》是名著,解放前把《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四大名著诬为“奸淫邪盗”,学生不准看。随着思想解放,四大名著平反了,《红楼梦》中的爱情故事和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兴衰过程深深吸引着读者。

由于《红楼梦》人物众多、内容复杂、封建家庭的奢侈繁杂,其原型、思想、作家与作品的关系等等引起学术界的研究兴趣,于是出现“红学”。我记得粉碎“四人帮”后,友人、郑大副教授蓝翎曾在群众剧院讲《红楼梦》,我偷偷地去听,看看这位红学家本事多大,原来他竟能边讲边把《红楼梦》原著大段大段的背下来,我才佩服得五体投地。由于评职称他只评了个副教授,愤其不公,以右派平反之名回《人民日报》当副刊主任。他劝我也离开河南,他走了我仍不动。我看许多老红学家都死了,只剩下李希凡几人,新的一代起来了。

我很关注毛泽东一生钟情《红楼梦》,能否算个“业余红学家”呢?

毛泽东少年时代爱上《红楼梦》,在井岗山上与贺自珍畅谈《红楼梦》,长征时代带的书中就有一部《红楼梦》,还说过“贾宝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革命家。”在延安,对贺龙说:“中国有《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谁不看完三部小说,不算中国人!”在北京,其藏书中有20多种不同版本的《红楼梦》,他还在高层会议上说“红楼梦不仅要当小说看,而且要当历史看。”“金瓶梅是红楼梦的祖宗”。“三反”时他引用红楼梦“贾政做官”教育干部,访苏时,引用林黛玉名言“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说明国际形势。他还问过许世友“你现在也看《红楼梦》吗?”许答:“主席批评以后,我看了一遍!”主席说“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

毛泽东的“红学”,主要是用阶级分析的方法研究《红楼梦》,他说“书中写了几百人,其中三十三人是统治阶级,约占十分之一,其余都是被压迫的死的很多,如鸳鸯、尤二姐、尤三姐、司棋、金钏、晴雯、秦可卿和她的一个丫头等等,秦可卿实际是自杀的,书上看不出来。”

最可贵的,毛泽东看出了红楼梦巧妙的伪装,他说“红楼梦把真事都隐去了,用假语村言写出来,所以有二个人,一名叫甄士隐,一名叫贾雨村,真事不能讲,就是政治斗争,吊膀子等是掩盖它的。”

以上材料,所以我认为毛泽东可以算众多的红学家之一,或叫“业余红学家”。虽然他没有像俞平伯、周汝昌等红学家考证得那么详尽,但他揭示了红楼梦的本质秘密。

当然,现在人性论大行其道,也是“百花齐放”中的一枝。但鲁迅早已说过“饥区的灾民,大概总不会去种兰花。像阔人的老大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自从十八世纪末的《红楼梦》后,实在也没有产生什么较伟大的作品。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