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如何发挥审计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浅谈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特征
提升教育质量的路径
建设中原经济区 郑州怎么办?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如何发挥审计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一、加强对金融审计监督,促进和完善宏观经济调控

(一)加强对执行国家金融政策的审计监督。主要围绕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重点监督检查金融机构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是否发挥了金融支持经济增长和促进结构调整的作用。一是审计是否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汇率等多种手段,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分供应,保证追加的4万亿元贷款及时到位。二是审计是否通过扩大债券发行规模、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多种形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保证优先安排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等重大项目建设资金。三是审计是否按照以权债方式,积极推进“三农” 发展。四是在加大出口方面,是否通过适当提高企业预收货款结汇比例,方便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贸易融资,提高外汇资金使用效率,支持外贸发展。

(二)强化对金融经营管理审计监督。一是把加强信贷投资审计作为重点,严肃查处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及内外勾结涉嫌骗贷等重大违规违法案件线索。同时,继续加强对违规办理存款和结算业务、变相高息揽存等违法违规问题的监督力度,重点帮助金融机构查找问题,堵塞漏洞,建立完善相关制度规定。二是对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进行审计,是否体现强制性资本金约束理念,实现企业管理人员的薪酬完全透明化,是否向社会公开企业举债经营规模以及主要股东的身份等信息,是否存在夸大宣传,不守信用,损害投资人和被保险人的利益。三是对金融创新产品进行审计。四是对区域性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地方证券公司等,进行经常性资产负债损益审计,重点查处涉嫌骗贷、逃废银行债务等问题。同时,还应密切关注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的发展及经营风险。

(三)加强对金融资产管理审计监督。一是在金融资产处置程序上进行监督。二是对金融资产处置过程进行监督。三是对资产协议转让进行监督。四是对资产处置档案进行审计,检查资产处置过程和结果资料是否完整、真实,是否符合资产处置档案管理要求。

二、完善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审计监督,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要关注国家激励企业创新发展政策的落实情况。审计机关要随时掌握国家支持国企改革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企改革给予更多关注,重点加强对外资改组、并购和债转股等深层次改革的审计调查,为企业生存和发展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要积极开展企业减负审计。各级审计机关要结合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困难和问题,应切实做到监督与服务并重,把企业负担审计列入重要日程,重点查处乱摊派、乱收费等违法违规问题。同时,要结合目前世界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困难和问题,重点关注国家财政部、发改委下发的关于从2009年1月1日起取消或停征的100项税收项目,切实保护企业的经济利益。在此基础上,制定完善相关的责任追究办法,对继续违规征税和以各种名义出现的乱收费问题,要坚决打击,严肃处理,努力为国企及其他经济实体发展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三)要积极创造条件为企业发展服务。一是加强对政府采购的审计监督。二是重点关注国务院关于金融为企业在融资和提供外汇支持方面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以及财政部、工信部、国土资源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安排51亿资金支持中小企业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等措施的实施情况,多渠道扶持企业创新发展,尽快走出困境。三是要关注企业金融创新产品的经营风险,帮助企业扩大融资力度,防范融资风险,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四)根据不同企业需求,提高审计信息和审计成果质量。目前应结合不同企业报告使用者的特点,对审计目标和内容等进行重新定位,并通过完善审计法规,在为企业提供高质量审计信息、报告的基础上,加大对企业的咨询服务力度,如对全资国企则注重管理和经济责任审计;国有控股企业则注重资产权益型审计;国有参股企业则注重质量效益型审计;世、亚行贷款项目(单位)则重点进行财务报表的真实、合法、一致性审计;政府外债则重点进行还本付息能力和经营管理风险审计。这就需要国家审计不仅要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而且要尽快建立完善相关审计法规,切实提高信息质量,以满足不同企业和审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三、探索对财政敏感领域的审计监督,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一)突出对政府财政赤字的审计监督。一是审计政府财政赤字是否控制在本级GDP收入的3%以内,以及财政赤字是否真实可信,有否因过度刺激经济增长、大上工程项目而导致财政赤字增加。若此,应建议政府压缩财政预算支出,减少财政赤字。二是分析财政赤字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而降低税率或投资基础项目、提高养老补助标准等所增加的支出,还是因为政府管理不当或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或一些新兴项目盲目扩张等造成的。如果是后者,应建议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纠正或补救,以减少损失浪费。

(二)突出对政府债务的审计监督。一是审计政府债务是否控制在本级政府财政收入的20%以内,并结合经济责任审计,摸清政府历年来举债总量是否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防止过度举债而导致的债务风险。二是分析举债原因,看政府债务是否用于投资基础项目、民生工程建设、支持中小企业脱困等,还是为了“拆东墙补西墙”用于归还以往贷款,或归还以往工程欠款、补偿因政府担保失误造成的坏账损失等,及时建议政府出台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措施,控制债务规模,防范债务风险。三是审计偿债能力,弄清资金来源是否通过增加税收负担、资源开发、土地出让收益或是通过房地产收入偿债,从中发现问题,建议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整。

(三)加强对政府财政收支效益审计。一是重点对财政收入效益进行审计,看是否依靠科技进步和工业企业、第三产业营利,还是依靠土地、资源、房地产,以及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增加收入,从而建议政府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二是对财政支出效益进行审计,主要看政府投资对本地区GDP的贡献比例,以及重大项目投资是否达到应有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是否存在盲目扩张投资和重大损失浪费等,及时建议政府调整经济结构和投资方向,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郑州市审计局)

滕 红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