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红)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在即。昨日,河南省教育厅召开新闻发布会,省教育厅厅长蒋笃运通报2000年以来全省教育事业发展状况。
河南学生总数占全国超一成
统计显示,目前全省在校学生2780万,占全国学生总人数10%以上。虽然全省GDP总量位列全国第五位,并且每年全省教育投入占据了我省财政投入的20%,但基于庞大的学生数量,分摊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生均教育经费”则位列全国之末,“穷省办大教育”的基本省情并未改变。
对教育经费的投入连年看涨
再穷不能穷教育。为了推动教育事业发展,10年来,我省对教育经费的投入连年看涨,2000年,全省教育经费投入168.7亿元;2009年,全省教育经费投入763.3亿元,比10年前增长3.5倍。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588.9亿元,比2000年增长近4倍;并且,全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全省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由2000年的67.2%提高到2009年的77.2%,提高近10%,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对教育的支撑能力明显提高。
全省真正实现免费义务教育
随着教育投入的增加,10年中,全省义务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免费教育,社会教育诉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
统计显示,2005年,我省开始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适当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两免一补”)。到2008年,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享受“两免”政策,继续对贫困家庭寄宿生补助生活费。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体系逐步得到完善。
职业教育迈向集团化集约化
10年中,全省职业教育由“低谷徘徊”实现了集团化、集约化发展,通过农村职业教育牵手城市,职业教育学校与企业合作,中部、东部和西部职业教育联合,具有河南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建立。全省职业院校校数(含高等职业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由1269所调整至1236所,招生数由35.34万人增加到100.47万人,在校生数由107.19万人增加到263.18万人。2009年,中职招生首次超过普通高中招生,招生数居全国第一。
高等教育由精英型转为大众型
随着全省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全省普通高等学校由2000年52所增加到99所;全省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136.88万人,是2000年26.24万人的5倍;研究生培养机构23处,在学研究生26431人,是2000年的8倍;2009年全省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22.02%,比2000年前提高了13个百分点。10年来,高等教育在河南实现了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
多元化社会力量办学推动发展
10年中,我省的办学主体也由以往的政府单一办学,转为多元化社会力量办学,民办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成为新的教育增长极。同时,通过“人才强校工程”,全省高等学校普通高校专任教师由2000年的2.02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5.13万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比例由20.31%提高到41.43%,具有博士学历教师比例也由2.44%提高到8.27%。在河南高校工作的“两院”院士已达111人。
为“中原经济区”提供人才支撑
针对“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热点话题,蒋笃运表示:“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关键都在于人才,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也不例外。”蒋笃运说,构建中原经济区,除了区位、文化、农业等优势外,还需要有较好的人力资源基础,而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需要教育为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他认为,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力资源大省。过去10年,全省人均受教育年限已达到8.8年,接近9年义务教育,全省劳动者素质迅速提升。未来10年,我省将更加努力向人力资源强省、教育强省迈进。而这些,都将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最优质的智力服务、最坚实的人才支撑。
未来教育发展需破解四大难题
蒋笃运说,河南教育发展必须改革,而改革必须破解我省教育“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学校怎么办,质量怎么保”这四大难题。
“好的教育就意味着好的工种、好的待遇、好的工作条件。”蒋笃运说,近年来,外出务工的河南人在节假日回来后,要求参加培训、学习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人往哪里去,就是要解决河南人受教育的问题。另外,新生劳动力、下岗人员的就业问题,也都要通过教育和培训的结合来解决。
另外,钱从哪里来、学校怎么办、质量怎么保也需要着力解决。蒋笃运说,要广泛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大力发展河南教育。目前我省正在制定激励措施,把社会资金吸引到教育上来。今后,民办教育、社会力量办学和中外办学会有一个更快的发展。蒋笃运说,义务教育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职业教育要着力加强双师型教师和实训基地的建设,高等教育走提高质量、“内涵式”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