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市集中力量
确保三秋生产
围绕三个提高
转变工作作风
新密严打职务犯罪查处7名县处干部
我省月饼抽检合格率98%
选购放心月饼
工商帮您参谋
县(市)区委书记县长
畅谈中原经济区建设
我省教育经费投入十年增3.5倍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我省教育经费投入十年增3.5倍
对教育经费的投入连年看涨全省真正实现免费义务教育职业教育迈向集团化集约化高等教育由精英型转为大众型多元化社会力量办学推动发展为“中原经济区”提供人才支撑 未来教育发展需破解四大难题

本报讯(记者 王红)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在即。昨日,河南省教育厅召开新闻发布会,省教育厅厅长蒋笃运通报2000年以来全省教育事业发展状况。

河南学生总数占全国超一成

统计显示,目前全省在校学生2780万,占全国学生总人数10%以上。虽然全省GDP总量位列全国第五位,并且每年全省教育投入占据了我省财政投入的20%,但基于庞大的学生数量,分摊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生均教育经费”则位列全国之末,“穷省办大教育”的基本省情并未改变。

对教育经费的投入连年看涨

再穷不能穷教育。为了推动教育事业发展,10年来,我省对教育经费的投入连年看涨,2000年,全省教育经费投入168.7亿元;2009年,全省教育经费投入763.3亿元,比10年前增长3.5倍。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588.9亿元,比2000年增长近4倍;并且,全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全省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由2000年的67.2%提高到2009年的77.2%,提高近10%,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对教育的支撑能力明显提高。

全省真正实现免费义务教育

随着教育投入的增加,10年中,全省义务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免费教育,社会教育诉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

统计显示,2005年,我省开始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适当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两免一补”)。到2008年,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享受“两免”政策,继续对贫困家庭寄宿生补助生活费。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体系逐步得到完善。

职业教育迈向集团化集约化

10年中,全省职业教育由“低谷徘徊”实现了集团化、集约化发展,通过农村职业教育牵手城市,职业教育学校与企业合作,中部、东部和西部职业教育联合,具有河南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建立。全省职业院校校数(含高等职业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由1269所调整至1236所,招生数由35.34万人增加到100.47万人,在校生数由107.19万人增加到263.18万人。2009年,中职招生首次超过普通高中招生,招生数居全国第一。

高等教育由精英型转为大众型

随着全省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全省普通高等学校由2000年52所增加到99所;全省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136.88万人,是2000年26.24万人的5倍;研究生培养机构23处,在学研究生26431人,是2000年的8倍;2009年全省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22.02%,比2000年前提高了13个百分点。10年来,高等教育在河南实现了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

多元化社会力量办学推动发展

10年中,我省的办学主体也由以往的政府单一办学,转为多元化社会力量办学,民办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成为新的教育增长极。同时,通过“人才强校工程”,全省高等学校普通高校专任教师由2000年的2.02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5.13万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比例由20.31%提高到41.43%,具有博士学历教师比例也由2.44%提高到8.27%。在河南高校工作的“两院”院士已达111人。

为“中原经济区”提供人才支撑

针对“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热点话题,蒋笃运表示:“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关键都在于人才,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也不例外。”蒋笃运说,构建中原经济区,除了区位、文化、农业等优势外,还需要有较好的人力资源基础,而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需要教育为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他认为,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力资源大省。过去10年,全省人均受教育年限已达到8.8年,接近9年义务教育,全省劳动者素质迅速提升。未来10年,我省将更加努力向人力资源强省、教育强省迈进。而这些,都将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最优质的智力服务、最坚实的人才支撑。

未来教育发展需破解四大难题

蒋笃运说,河南教育发展必须改革,而改革必须破解我省教育“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学校怎么办,质量怎么保”这四大难题。

“好的教育就意味着好的工种、好的待遇、好的工作条件。”蒋笃运说,近年来,外出务工的河南人在节假日回来后,要求参加培训、学习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人往哪里去,就是要解决河南人受教育的问题。另外,新生劳动力、下岗人员的就业问题,也都要通过教育和培训的结合来解决。

另外,钱从哪里来、学校怎么办、质量怎么保也需要着力解决。蒋笃运说,要广泛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大力发展河南教育。目前我省正在制定激励措施,把社会资金吸引到教育上来。今后,民办教育、社会力量办学和中外办学会有一个更快的发展。蒋笃运说,义务教育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职业教育要着力加强双师型教师和实训基地的建设,高等教育走提高质量、“内涵式”的发展道路。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