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6版:世态万象 上一版3
母亲的“辛德勒名单”
与骗子逗乐
小猴们的传统
最敬业的园丁
两只鸟
它们从世博开始改变世界
最差的财富
一盏灯亮了109年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小猴们的传统

张蓬云

一位传统文化研究者,给我们讲了个小故事,很有趣。他说,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长十多米,宽三四米,高三米的笼子里。在笼子一头的铁栏杆上挂着一串香蕉。五个猴子进来了,由于是秋天,有些冷,它们就挤在一起。这时,一只猴子看到了那串香蕉,就跑过去抓着栏杆向上爬。刚爬一半,就触动了安装在这里的按钮,于是满笼子开始喷水,就和淋浴一样。这就把猴子冷坏了。于是另外四只猴子,一拥而上,把那摘香蕉的猴子拉下来痛打一顿。奇怪的是那只猴子一下来,凉水就停了。五只猴子在一起取暖。那只想吃香蕉的猴子心不甘,趁同伴不注意,又跑去摘香蕉。可当手刚抓栏杆,“淋浴”又开始了,那四只猴子,又把馋嘴的猴子痛打一顿。经过几番这样折腾,它们好像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不能动那串香蕉,一动就淋水,它门就得又湿有冷又受罪。如果它们挤在一起坐着便相安无事。

这时,将一猴子放出去,换进一只新的,我们把它叫二代猴。这只二代猴一进来就看见那串香蕉,它想,它们怎么放着美食不吃呢?看我的,他刚朝香蕉的方向跑,还没抓着栏杆,还没喷水,可那四只老猴追了上来,不容分说,把二代猴按倒就打。打猴的知道,不打你,我们就要挨水淋,受冷。被打的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待会儿它又去摘香蕉,它又挨打。就这样几番遭打后,它明白了“此地不能吃香蕉。”

接下来,又放出一只老坐地户,同时也放进一位新客人。这位新客人也跑去摘香蕉,没走几步,就被从背后打倒了。打它的不是老猴,而是那只接受了“文化洗礼”的二代猴。也许它觉得自己让人打了,有了“教训”,这回何不教训一下别人,找到心理平衡。三只老猴对它的行动很是赞扬,叽叽叫着表示它“文化传承”大有成效。新客人被打“明白”后,又放出第三只老猴,放入第三只新猴,“传授”方法相同,结果一样。当原来的五只老猴全部出局,笼子里五只全是新猴后,它们就都坐着观风望景,平安无事。这时,笼子开了,又放进一只第三代小猴。小猴一进来就望见香蕉,它不打招呼,直奔香蕉而去。结果五只二代猴一拥而上,把它打了一顿。让人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这只小猴从地上爬起来怒目而问:“为什么打我?”五只从来没淋过凉水,没挨冻的二代猴坐下讨论,并都述说了自己挨打的经历,最后统一了思想:大家坐在一起就没事,往那边走就挨打,这是老一辈传下来的规矩。一只小猴整不过五只啊,心里有气也白搭。慢慢地,笼子里就分成两派:一派是打人的“学术理论”凡是新来的新人就打一顿,老辈传下来的。另一派是挨了打又爱反思:“立项课题”是我们为什么挨打?难道这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吗?

其实,只要在这个笼子里,打人的和挨打的都不明白为什么。解决的办法是走出这个笼子或把老猴子找回来,让前辈细说从前,时代与背景,而不是戏说,瞎说。 摘自《杂文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