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视觉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把刻刀闯中原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一把刻刀闯中原
一心一意做事,踏踏实实做人,成就了他的梦想
↑胡宏观的创业模式映射出一大批在郑州创业的东阳人的真实生活。
↑他已先后带出了200多个合格的徒弟。
↓绚丽多彩的木雕作品后面也深藏着他创业的艰辛。
→在胡宏观的哲学里,人生就应该像这尊弥勒菩萨,永远开开心心向前走。
↑二十年来,他的木雕技艺愈加娴熟,完成了从产品到作品的蝶变。

东阳人在郑州

策划 杨光 王璇 本报记者 唐强 摄影报道

1998年,胡宏观倚仗着一手精湛的木雕手艺和创业的梦想,从浙江东阳来到了郑州这个陌生而又生机勃勃的城市,开始了他四处漂泊的打工生活。那时候,他还没有意识到,他已经开始把东阳木雕文化带到了中原腹地,并且会在以后的几年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由于他的木雕手艺有着四年的基础、十年的苦功,加上做事认真,很快就在农业路附近有了一个20平方米的铁皮门面房,并拥有了固定的客户。胡宏观开始了“白天做老板,晚上睡地板”式的创业生活。他清楚地记得,白天在茫茫的人群中寻找、奔波,晚上为了节省5元钱的开销,躲进录像厅熬过漫漫冬夜的艰辛。每当提起这些,他的眼中就会闪动点点泪光。

初秋,天气凉爽起来。在郑东新区胡宏观的店铺中,淡淡的樟木味道和着甘醇的茶香,弥漫、流动在极具奢华的木雕作品之间,使人心旌荡漾。胡宏观一脸灿烂的笑容,他如瓶泄水,将自己对东阳木雕的理解和对生活的理想娓娓道来。

他说,追求财富已不再是现在唯一的生活目的了,财富到了一定的数量,已经不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全社会的一部分。十几年的创业,他走过了匠人、商人、艺人的人生旅途。在技艺上,他追求的是成为东阳木雕的大家,这也是东阳木雕由产品到作品的蝶变。岁月的磨砺使他体悟到,拥有文化和修养才是永久的财富,精神生活的绚丽多姿,才是真正地拥有了资本。如今,胡宏观的产品早已走出了国门,在欧洲、美洲的华人聚集地风行,他认为,这些成就不足以让人得意忘形。用自己的艺术作品完成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精神回归,把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带入到西方世界,与西方文化融入到一起,才是他最快乐的事情。

刻刀在木器上纯熟的游移,胡宏观在位于中牟九龙镇的东阳木雕工业园区内,眼神中完全没有了商人的味道。他已先后在当地带出了200多个合格的徒弟,车间内铿铿的雕凿声和厂房外的小桥流水、雕梁画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坐在一片片荷叶的翠绿中,胡宏观踌躇满志,他说,郑州是一个时尚的都市,也是有着宽大胸襟,包容万物的城市。在这里十几年的生活中感受到,个人的拼搏固然重要,没有这个宽松而又巨大的经济发展环境,就没有自己今天拥有的一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