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郑风 上一版3
小城文人
古画
新书架
掌故
文苑撷英
郑邑旧事
博客丛林
西园韵语
羞答答的桂花静悄悄地开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博客丛林

冷笑在《红楼梦》的荒唐中

石 康

几年前在剧组,有人找赵宝刚拍《红楼梦》,他问我想不想写剧本,我在脑海中迅速转了一下《红楼梦》中的那些主要人物的故事线,再想想红楼人物与现代生活的关系,然后摇了摇头,我说以我的水平写不好。 编剧一般都以其编故事的技巧而自傲,怎能面对一部可轻松挣钱的改编戏轻易推掉?原因很简单,单纯从故事上看,《红楼梦》是一部很难把握结构的作品,它是一部“生活流”戏,把握这样的戏,只能凭文学修养,编剧技巧使不上。另一个方面, 随着年龄及文化背景不同,阅读《红楼梦》的体验也不同,年轻时可当言情故事看,看到少男少女打情骂俏便稍感满足,有中国文化背景知识的,可从意境上看,《红楼梦》里有说不尽的文人酸楚,当然,知识越多,解读《红楼梦》的层面便越多,其中趣味,冷暖自知。而这正是编写一部流行戏的弱点,因很难有编剧可同时讨好这么多的人群。

这一次,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主创们搞的是时尚,即使是从投机的角度看,也不是很明智。如果说《红楼梦》中确有一种中国古代豪门时尚的话,拿到今天,也会因其审美的边缘性而令观众不耐烦。 细想一下,我觉得《红楼梦》还是有一种方式可以成功的,那就是搞成根据每一个人物故事引出的话题剧,把一个家族故事,变成每一个人物在大家族中为了生存而奋斗的故事,主讲每一个人物的生存策略,分析他们的成功失败荣辱,但这需要主创拿出勇气,不理会红学家的意见,借古喻今、借题发挥而不是完全抄袭原著。 但产生这样的勇气可不容易,在它上面花那么大力气同样不值得。

1900年时,中国遍地大家族,经常一个村子就是一家人,在新中国成立后,大家族因制度转型及经济崩溃而解体,而当代中国迅速地步入现代,《红楼梦》中所描述的生活方式,很难为人所理解,人们看着那一群衣食无忧、闲得长毛的人在一个院子里转来转去,将发出疑问:这一群长舌妇聚在一起在干什么?那个女人堆里最稀缺的资源,超级宅男,我们中国文学形象中的叛逆之王——小宝玉,他为何不去当官、发财、旅行、运动、研究学问,或是干脆参加革命?他天天对那么多的妇女同时保持高度关注,图的是什么?如果他被命运一再捉弄,为何他不想点办法?以前贾宝玉的形象还能让穷酸光棍有些羡慕,现在,穷酸光棍们都变成愤青,他们宁可花时间想象一下自己开一辆三菱EVO街车漫游世界,也懒得与那么多人搞人际关系。对姑娘,深情款款、诗情画意三两天也就罢了,他们弄不清上完床吃完饭后还有什么可聊,只觉长期如此,莫名其妙,还不如韦小宝,四处采花淘气之余,还能引出一系列冒险故事供人娱乐一番。

而对富二代有幻想的中国姑娘也很难对小宝玉感兴趣,因为“他太花心了”,因为“他太面了”,因为“他太矫情了”,因为“他没事业”,还因为,赢得中国小宝玉的竞争太激烈了,奋斗太漫长了,下场也不符合时尚,不如自己去参加超女一夜成名,引得更多类型的男人来追。在当代中国,贾宝玉即使在富二代中,也没有什么优势,已不是一个很好的恋爱对象,虽说是很真诚很有同情心,但也太无聊太琐碎太没阅历,他不是能带着姑娘去看一看更精彩的外面世界的优秀青年,却更像一个太无聊时与他煲电话、扯闲篇儿的脆弱小宅男,从他那里蹭顿消夜吃吃也就到头了,在他身上花更多时间却不值得。

《红楼梦》原著的人物造型技法出众,但本质上仍是依靠同情吸引人,而当代中国电视观众因生存压力过大,自怜尚且无暇,同情别人当然更加勉为其难,叫他们去同情中国古人完全是想入非非,他们很难被古代富二代的痛苦所打动。 现代中国人很难理解“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只是一种中国古代文人的压抑无聊的抒情方式,这种抒情方式颇具个性,可把唐诗宋词里传达出某种转瞬即逝的情绪,发展成一个枝叶繁茂的巨型故事,这是一种中国式的洛可可风格,它其实更像那种波斯图案,只是更为啰嗦而已,这一点,只需读上两三百本中国古书便能了解。

我以为,《红楼梦》前几集拍得问题多多,亮相失败,但后面拍得还可以,只是这个老故事始终无法与现代生活取得联系,因贾府中既不像当代官场与职场,更不像国企与私企,它是已逝去的中国古代生活风情画,陈腐而无新意,当代中国人对那种旧生活方式缺乏好奇,宁可昂首向前,去了解与中国古代文明不同的现代文明,少有人会为旧文明的失去而肝肠寸断,因那一种旧文明守护者们早已消逝如落叶,腐败成泥,了无踪影。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