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新郑专题 上一版3
“好想你”红红火火闯神州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中华枣文化博览中心
“好想你”红红火火闯神州
红枣文化是发展之基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企业也同样需要文化的支撑,有文化的支撑,企业才能经久不衰、产品才能提升品位。”石聚彬说,好想你枣业不是单纯的生产加工企业,而是从市场激烈竞争中成长壮大并发展的红枣产业型企业,公司在内部建立起独特的、个性化的企业文化,即:三位一体的“三叶草”管理模式。

首先是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好想你”通过整合上游枣原料来源渠道,实行“公司+农户”的合作方式,与枣农形成稳定的供货关系,自主建立枣业种植基地和原材料就地储藏加工基地,最终形成稳定的“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同时,在加工工艺方面,公司拥有10个现代化车间,9个完全按照GMP标准打造的现代化生产线,一个,红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个,现代化冷库三个,产品达13个系列、270多个单品,成为目前世界上研制红枣制品品种最多的企业。

其次是连锁化专卖店为主导的多层次销售渠道模式。“好想你”的销售网络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公司创业以来一直合作的经销商和代理商,公司正逐步将这些代理点和经销商的布局、柜台等改造成“好想你”统一的形象,并引导他们纳入公司ERP管理系统;第二层是专卖店,截至目前,“好想你”枣产品专卖店已遍及全国278个城市,总数达到1690余家,这些专卖店实施信息化运营,实现零库存管理,是一个高效快捷的信息网络,也构成渠道的核心层;第三层是直接供货的大型超市卖场,借助大卖场的配货系统,“好想你”枣产品得以进入现代化的大型超市。

最后是以文化营销为主的品牌营销体系。通过对传统枣文化的深入挖掘与营销运作,从而为枣产业品牌注入强大的文化元素。公司不仅拥有500亩的红枣科技示范园,而且自2003年以来,“好想你”连续举办8届“红枣文化节”,并与河南卫视梨园春栏目联办戏迷擂台赛。公司正是通过开展这一类崭新的文化营销方式,不断提升“好想你”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从而赢得行业品牌领导地位,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资金可以筹集,技术可以引进,产品可以研发,唯独企业文化不可以照搬、复制和盗版。正是因为‘三叶草’的管理模式,才使得我们企业在红枣产业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谈到文化对企业的重要性,石聚彬可谓感受至深。是的,“好想你”的发展之路,证明了是文化让他完成了由农民企业家向文化企业家的转变、由普通农民向新时代农民的转变,是文化让他做企业的眼光更远、胸襟更宽广。

“新郑有着8000年的枣文化积淀。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如同玉在椟中。而举办红枣文化节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能够充分展示源远流长的枣文化魅力。”谈起红枣,石聚彬眼睛里闪耀着别样的光芒。在他心中,新郑红枣早已不是单纯的商品,而是一种文化传承的符号。

“世界红枣看中国,中国红枣看新郑。”他说,1978年,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枚碳化枣核,据考古学家鉴定距今已有8000年的历史。这不仅说明了红枣有8000年的历史,也表明新郑是红枣的发源地。在红枣8000年的历史文化中,有很多名人与红枣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枣这个名字就是由黄帝取的,“天下第一枣”是由明朝嘉靖皇帝御封的。

为了将这一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承下去, 1998年,刚刚起步才六年的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就开始出资举办“中华枣乡风情游”活动,让久居闹市的城市人吃农家饭、住农家院、享农家乐、打农家枣,由此也引发了农村人享受都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享受城市人的情趣和快乐。

更别具心裁的是,“好想你”专门投资建成了中国第一个红枣博物馆——中华枣文化博览中心。这个博览中心融合了8000年的枣文化精髓,囊括了枣科技文化、枣产品王国、枣人物集锦、红枣数据库和其他相关枣类的精华五个主题。在这里,人们能够全方位了解、认识中华枣文化及红枣行业。

“保护和传承枣文化,是我们枣乡人的责任和义务。”石聚彬自觉以弘扬枣文化为己任,逢人便宣传加强红枣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很多人认定他就是红枣文化专家,“下一步,我要把新郑建成全国第一的红枣集散中心,同时兴建全国唯一的红枣万佛苑、万果园,把枣文化完完整整地保存下来,一代代传承下去。”

“名果”荟萃

催生木本粮

鲜红的大枣、甘甜的板栗、剔透的枸杞、饱满的花生、金黄的大豆、清新的绿豆、飘香的糯米……一个个果品都能勾起追求养生的你的无限兴趣。

要是把它们融合在一起,品尝时会是怎样的感觉呢?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让你有机会领略它口感细腻、自然香醇的“品味”。在“安全、卫生、营养、口感”方针的指导下,该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研发的“木本粮”系列产品开发项目于2009年9月正式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采用红枣、板栗、黄豆、糯米、枸杞、花生、绿豆等7种养生果品加工而成的“木本粮”新品——“好七粉”,凭着自己“高高在上”的营养价值,一问世就在市场上一炮打响,成了不少人的养生“新宠”。目前,该公司多个木本粮新品都深受消费者青睐。

何谓“木本粮”呢?2007年,这一概念由好想你枣业的创始人石聚彬率先在国内提出,他解释道,就是木本作物果实加工成的粮食,可以磨成细粉沏水喝,也可以做成馒头、面条,直接进入千家万户,如此即可实现他“让每一个家庭都能吃上新郑红枣”的梦想。相对于小麦等“草本粮”来说,“木本粮”更有营养功能。

为将木本粮的营养价值“发扬光大”,好想你枣业把木本粮种植园区作为建设万果园的重中之重,将种植以枣树为主的木本粮百年古枣树、核桃、板栗、柿子等3000株,形成全国木本粮最大种植基地。园里所获果品将加工成粉,用于加工“木本粮”。公司一位负责人介绍说,木本粮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功能性营养物质,与现代人对于营养健康食品的追求不谋而合,可以让人吃出健康,吃出时尚。

废弃的枣木有啥用处?

参观过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人的回答可能会出乎你的意料。在这里,这些树龄300年以上的枣木经过精雕细琢,被打造成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的佛像,建设成拥有5699尊佛像的万佛苑,其价值远远高于一般的枣木。

枣树浑身都是宝。如何才能对枣树“吃干榨净”,使从这个“宝”上砍伐下来的枣木“返璞归真”呢?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石聚彬经过深思熟虑,拟定了雕刻近万尊枣雕佛像的设想,于2009年开始请能工巧匠为这些枣木“整容化妆”。在99位民间艺人的共同努力下,使得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万佛群雕苑在该公司华丽现身。这些佛像的“前世”,都是废弃的、挺着大肚子的枣树干、枣树根,而如今它们或憨态可掬,或笑容满面,流露祥和之态,在万佛苑里排成一排,组成了一条气势恢弘的巨大佛墙,既能满足人们修身养性的需求,又可以举办文人墨客挥毫泼墨的书画活动。

新郑市孟庄镇的一位老大爷告诉记者,他是看着佛像在能工巧匠手中慢慢“长大”的,它们都是取材于树龄百年以上的枣树躯干。在他的眼中,这些根植黄土数百年的高龄枣树的“嬗变”,是新郑厚重红枣文化的见证和延续。“之前那些枣木不值一文,现在就不一样了,你看看那么多人都在万佛苑里看佛像和菩萨,还不停拍照。还有很多人都在这祈福祝愿。每每走在这里,心里都感觉可清净,可谓修身养性之所。”

《西游记》中的花果山,在现实中能看到吗?未来两年,春季万果花香四溢、夏季万果挂满枝头、秋季万果飘香、冬季银装素裹的“万果园”将为你重现花果山美景,它是由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全力打造的旅游基地。

今年6月,好想你万果园建设项目在新郑签约。园区里,将种植以枣树为主的木本粮百年古枣树、核桃、板栗、柿子等树种3000株,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使万果园中呈现盎然生机,形成观赏、采摘和植物研究为一体的花果山。同时,在原有土地的基础上,好想你枣业改善园区生态环境,培育或支持10~20个有机果业品种,包括红枣、板栗、核桃、杏树、白果、热带果林种植示范区等。项目区建成后,有机果林将达2000亩,辐射面积将达10万亩以上。

“万果园的建设将促进木本粮的推广,木本粮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适于在较贫瘠的山坡地种植。”好想你的工作人员介绍说,织布机、纺纱机、犁耙等中国传统的农耕生活器具都将在园中“安家落户”,以还原出一个古风特色的耕织场景。同时,万果园还将发挥青少年教学基地的作用,让孩子们在游玩的时候学习到历史、生物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建成后,该园不但是人们闻花香品万果的乐园,还是木本粮的购物中心。赏风景、吃果子、纺棉线、织棉布……这些将成为万果园具有果树特色的旅游项目。

您了解红枣吗?您了解红枣文化吗?您知道“一日仨枣”的来由吗?您知道结婚时为什么会用枣和花生吗?您知道这世界上有多少红枣品种吗?您知道为什么我“好想你”吗?中国第一个枣文化展示博物馆——好想你枣业股份公司的中华枣文化博览中心为我们揭开了这一个个答案。

进入博览中心的人,都对门口的“中华第一枣”啧啧称赞。它是用十二万八千多颗仿真红枣做成,高达六米九九,重约一吨,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红枣仿制品造型。在展厅内,三排玻璃柜整齐地排放着从全国各地收集到的306个枣品种。这些都是中华枣文化博览中心浓墨重彩之处。

中华枣文化博览中心,是在2006年由中国枣网、新郑市人民政府和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建的,旨在弘扬中国红枣文化,揭示世界红枣之谜。在这里,好想你枣业将红枣文化用显微镜放大,将它的触角延伸到生活中的角角落落。枣与传说、故事、诗词、散文、戏剧、摄影等文化都有了不解之缘,与农业、旅游业等成了莫逆之交,和各种工艺品镶嵌一体……

“这里可以称作枣的世界,关于枣的方方面面,都有图文并茂的详细介绍,”在博览中心参观的郑州大学学生张华收获颇丰,“除了枣的传说、枣文化、枣的种类、枣营养知识等,我们还看到公司自己培育的一些新奇的枣品种,像葫芦枣、辣椒枣、还有外观像茶壶的枣。”她说,来到这里大开眼界了,明白了“一日仨枣”的来由,知道了结婚时为何会用枣和花生,知道了世界上有多少红枣品种。

“深入挖掘新郑悠久的红枣文化,将红枣历史、红枣养生、红枣民俗等知识放大,让大家充分认识到红枣的使用价值、药用价值、保健价值以及它寄托的精神价值,以便更好地开发红枣资源。”好想你枣业的相关负责人道出了建设这个博览中心的初衷和目标。

●在新郑,一棵棵形似花瓶的大肚子枣树引起了众多游客的好奇心。为什么枣树会长成这样的形状呢?原来,为了使养分更多地停留在枝干上,减少向下的输送,每年枣树开花之际,新郑的枣农就会手持砑枣斧沿逆时针方向,呈“品”字型砍断枣树的部分韧皮组织(左图)。这样韧皮部伤口愈合后就会形成突起,年复一年,时间长了,新郑的枣树就形成了“花瓶”的模样(上图)。据了解,这种管理技术为新郑枣区独创的传统技术,从南北朝一直沿用至今,这样做不仅可以延长枣树的花期,还可以提高坐果率,使结出的枣儿又大又甜。

中华枣文化博览中心

一馆览尽枣文化

●据资料记载,红枣有706个品种,业内红枣专家将它们分为四大类,分别是鲜食类、制干类、深加工类、观赏类。图为好想你科技示范园内培育种植的“葫芦枣”(上图)和“磨盘枣”(右图)。

“八月十五到,遍地红玛瑙。”时值金秋,正是大枣压弯枝头、枣农喜迎收获的季节。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新郑打枣品枣的同时,不忘走进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亲自感受一下“红枣王国”的魅力。

从硕果累累的红枣科技示范园到设备一流的生产车间,从设施齐全的红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到全国第一个枣文化博览中心,每到一处,客人们都对这个仅仅依靠“小红枣”就能红遍大江南北的加工企业感到震惊。特别是“好想你”所呈现出的独特的文化气质更是让游客们赞不绝口。

谈及红枣事业的发展,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石聚彬总是这样说:“我们不仅要把红枣产业做大,还要把博大精深的红枣文化传播出去,要让每一个家庭都吃上红枣,要让每一个人都吃上红枣,要让更多的人感受枣乡民间习俗、领略枣乡风情文化。”

那么“好想你”是如何一步步从经营企业走向经营红枣文化的?又是如何从打响红枣品牌到叫响红枣文化的?近日,记者走进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万果园

好想你枣文化新品牌

万佛苑

永远的文化血脉

砑枣技术

红枣种类

2006年,中国第一个红枣博物馆——中华枣文化博览中心开馆。

用废弃的枣木雕成的栩栩如生的佛像,成为“好想你”工业园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每年的枣乡风情游都会引得大批游客前来打枣。

“好想你”红红火火闯神州

本报记者 赵聪聪 尹春灵 刘栓阳 高 凯 通讯员 马武剑 文/图

文化力量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