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9版:新郑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红枣”“拜祖”带旺新郑经济
五保老人供养
标准再次提高
故里简讯
两万台农机
战“三秋”
新郑首届高校文化月开幕
开展节前教育
敲响廉政警钟
上级关注
让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快致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让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快致富
——新郑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孙瑞 高凯

“这是我来到新家过的第一个中秋节,孩子们在镇上找到了工作,不用到外地干活了,一家人围在一起团团圆圆可热闹啦!我觉得今年的中秋节最有意义。”新郑市薛店镇观沟移民新村69岁的全香莲乐呵呵地说。自今年8月10日以来,新郑市薛店镇观沟村和郭店镇新李营村不断上演着家庭喜剧。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新郑市始终把南水北调移民安置工作作为一项政治工程,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目前,第一批薛店镇岗周村安置淅川县金河镇观沟村移民213户、889人,郭店镇小杨庄村安置淅川县上集镇李营村移民205户、795人,分别于8月10日、21日顺利搬迁。

让移民群众既能搬得出,更能稳得住

“让移民群众既能搬得出,更能稳得住。”移民安置工作伊始,新郑市委、市政府就提出了亲情化的移民安置工作口号。新村建设以移民满意为重,把移民新村作为全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样板村,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土地整理以移民利益为重,提出“不把一分薄地给移民,不把一亩旱地给移民”,把移民安置区旱涝保收田农用机井升级改造示范工程列入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五个万亩示范工程,使移民群众生活有基本保障、无后顾之忧;党员干部以移民服务为重,在移民村深入开展“双强双有”活动,引领广大移民群众走进新家园、创造新生活。

让移民群众既要有工作,更要能致富

一家家超市开业,一个个门店诞生,一批批青壮年移民走进新的职场。围绕移民增收致富,新郑鼓励移民积极创业。目前,两个移民村的超市、菜场等均由当地移民群众经营与管理,30多户移民在自家办起了门窗加工等家庭工厂;帮助移民转移就业。组织河南白象集团、瑞泰科技公司等16家企业举行移民就业专场招聘会,仅观沟村一个村就有161名村民在当地进厂务工。新郑还依托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上市企业雏鹰农牧有限公司,鼓励和引导移民群众与雏鹰公司签订合同,每个养殖户年均可增收3万~4万元。同时,由市财政出资,新郑市在两个移民新村每村安排12个护道路、护林木、护井渠、护村庄、护电力设施和护土地“六护员”公益事业岗位,形成了“发展产业、全民创业、安置就业、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让移民群众既有归属感,更有幸福感

“来这儿虽然才一个多月,但是对这里已经有了‘家’的感觉了。”观沟村村民王巧娜说,“不说咱们新郑人的热情,光看对咱移民的细心就知道了。村名还用俺们以前的名字,俺听着都亲切。”

移民安置,租房、建房、子女上学、医保、低保、水电安装、择业就业等无所不涉。新郑市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在全市推行了“十个所有”惠民生的政策措施,并在移民村率先付诸实施。新郑市还围绕居有所安,为每户群众送去了“六个一”,帮助乡亲们尽快适应新生活、熟悉新环境。围绕学有所教,高标准建设了移民小学,149名小学生和39名初中生顺利就学,并为13名上高中的移民学生免除了学杂费,使所有移民群众的孩子都能接受十二年免费教育。围绕老有所养,组织民政、社保等部门为180名60岁以上老人办理了老年优待证,使所有移民老人都能免费乘坐城乡公交车、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围绕困有所帮,为38户58人办理了农村低保交接,使所有弱势群体都能够享受政府救助、困难群众实现应保尽保,全面提升了移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快乐指数。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