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内部招聘”怎么说服民众
《“二代”现象》
纸包不住火
没有责任心
就没有食品安全
从“老娘的洗脚水”到美女的洗澡水
资助贫困高中生
谨防画饼不充饥
新密大学生村官“升迁”模式调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新密大学生村官“升迁”模式调查
一名大学生村官的无悔选择大学生村官的创业热潮大学生村官的“升迁”之路

本报记者 李明德 实习生 兰 翔 文/图

核心提示

新密市自2008年实施选聘大学生村官以来,至今已选聘了365名。他们大多是80后,有理想、有抱负。

读书时代,他们在大学校园里好好学习。毕业后,他们放弃城市生活,把理想深埋到田野泥土里,做起了大学生村官。

如今,两年多过去了,这群活跃在农村基层的大学生村官通过在基层的历练,逐渐成熟起来,在农村广阔的大舞台上演绎出了各自的精彩人生。就在他们在基层农村服务即将结束时,这些大学生村官们再次迎来了人生的第二个春天。新密市委根据领导干部队伍建设需要,从这些优秀大学生村官中选拔出了一批副科级年轻干部。

新密市的这一举措,立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也再次点燃起了大学生村官们扎根农村基层的创业激情。

一名大学生村官的无悔选择

通往乡间的小路崎岖坎坷,但是那里肥沃的泥土也充满了诱惑。正是由于这个原因,2008年和2009年连续两年,新密市实施选聘大学生村官时报名人数多达上千人。通过层层严格考试选拔,最终有365名优秀大学生幸运当选为大学生村官。他们几乎都是清一色80后大学生,平均年龄只有24.8岁。

由昔日跳出农门,到当今的再回到农村的田间地头。人生的轨迹转了一个圈,最终又回到了起点。然而,这是一个新的起点,也是一个充满了挑战和更多机遇的起点。他们决定把自己的理想埋在这片肥沃的田野泥土里,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播种自己的人生希望。

叶东山,这位来自河南信阳商城县大别山深处的26岁小伙子,对农村有着一种特别的眷恋之情。原本学政法专业的他,大学毕业后完全有机会进入政法单位工作的,可是他却选择了当一名大学生村官。他说:“从小在农村生活,父母都是憨厚的农民,供我读大学不容易。现在毕业了,恰好新密市选聘大学生村官,我就抓住了这次机会,来到了这里。虽然没能回到老家为老家做事情,但天下农民是一家,我把青春献在这里,也等于献给了家乡人。”

叶东山姊妹三个,他是家中唯一一个男孩。对于他的选择,全家人都很支持。他从大别山深处走出来,再次选择了回到深山区偏远贫困的农村当一名大学生村官。

新密市尖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楼院村,地处新密市西北深山区。深山之中零星散落着302户人家,这是一个仅有千余人口的省级贫困村,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叶东山无悔地选择了这里,把希望和梦想也撒播在了这里。

他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到楼院村报到时的情景。那是2008年7月18日,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他扛着行李乘坐城乡公共汽车来到了尖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报到后,被前来骑摩托车的楼院村村支书接到了村子里。村支书和村长把他安排到村委会住下来,并且还给他准备了一箱方便面,一箱挂面条,两包青菜。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他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村官生活。

叶东山到村的当天晚上,就开始拿着手电筒踏上了崎岖的乡间小路走访农户。那天晚上他走访了4户村民,一直到凌晨一点多钟才返回到村委会的住所。

那夜他失眠了,他没想到这里生活的农民那么苦。他们渴望脱贫,渴望寻找出路的焦急目光,深深地刺痛了叶东山的心。他决定扎根这里,用自己的知识和努力来影响这里,改变这里。

叶东山依据楼院村的自然优势,在2009年成功举办了杏花节。通过举办杏花节,把楼院村打造成了“中原杏花第一村”。如今,楼院村的名声越来越响亮,农民也放下了锄头,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并且建起了农家乐,做起了生意。如今的楼院村人充分利用固有的环境资源开创第二产业,努力增加自身收入。楼院村人保农创商、积极致富的劲头与日俱增。

叶东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当村官的这段日子里,我有过彷徨,也有过失落。但我没想到过放弃,而是不断地去努力去坚持。最终,我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农村这片天地中,舞出了自己的人生精彩。对于当初的选择,我无怨无悔。我也将更加努力,把我的青春奉献在这里。”

大学生村官的创业热潮

万事开头难,大学生创业更难。而对于那些远离故乡的大学生村官们来说,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创业更是难上加难。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新密市的大学生村官们闯出了一条路子,掀起了一场大学生村官争相创业热潮。

为了帮助这些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村官们,新密市专门开办起了大学生村干部SYB创业培训班。新密市组织部还建立了“推荐项目+技术支持”、“典型选树+舆论支持”、“资金注入+信贷支持”三项措施。还组织了专业学者、知名企业家考察论证,分类编制创业项目,建立大学生村干部创业项目库,为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提供项目支持。同时,组织涉农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等成立大学生创业专家顾问团,为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提供免费指导和技术支持,解决难题。通过培训,这些大学生村官们创办起了自己的企业。同时,一系列面向他们的优惠政策也给予了他们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新密超化镇郑家庄村村主任助理李光,就是其中的一名受益者。这位来自驻马店市平舆县农村的大学生村官今年刚20岁,通过创业培训后,他创办起了“郑州土地守望者土特产有限公司”,所生产的传统石磨小磨香油一推向市场就受到消费者青睐。同时他又推出了高品质的香菇、木耳等土特产产品,很快占领了销售市场,自此一炮打响。

李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下一步,我打算开发石磨芝麻糊、石磨芝麻酱、石磨面等多种产品,争取把‘郑州土地守望者土特产有限公司’做大做强。把这个品牌培育成河南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品牌,以此带动更多村民就业,也激励更多的大学生创业。”

与李光相似的大学生村官创业者新密市大隗镇五里堡村党支部副书记孙柳燕,创办起了“大学生养猪场。”

这位毕业于郑州牧专的大学生村官,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业专长,在诸多领导的帮助和关怀下,把自己的才智和热情最大化地发挥到了农村,为自己寻找到了一条创业之路。在他的带动下,村里还成立了养殖合作社,整个五里堡村掀起了养殖脱贫致富热潮。

采访中,记者看到整个养猪场干净整洁,全部实施现代化养殖方法,所养的肉猪个个都是肥壮喜人。为了创业,孙柳燕和妻子张晓莉及3岁的女儿都吃住在猪场。妻子也不怕脏和累,主动承担起了全部工作。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孙柳燕所养殖的肉猪已经出栏近400多头,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下一步正在计划扩大养殖规模,争取更多地带动当地村民致富。

创业不但使这些大学生村官们寻找到了致富的道路,更引领了村民们迈向脱贫致富的路子。这种“蝴蝶式效应”得到了很好的传播,也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未来。

大学生村官的“升迁”之路

机遇靠自己抓,幸运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们。在新密市大学生村官中,涌现出了一批典型的先进人物。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激情点燃起了梦想的希望,照亮了农村发展的道路,也舞动起了自己的人生精彩。

新密市来集镇陈沟村25岁的党总支书记助理刘佳琳,就是众多优秀大学生村官中的一位。她从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村官,到如今的共青团新密市委副书记仅仅用了两年多时间。这种巨大的人生改变,令她深感意外,同样深感意外的还有另外4名大学生村官,他们直接从一名基层农村大学生村官一跃成为各个单位的副科级干部。

而这一切都源于新密市委、市政府的一项新举措。前不久,新密市委根据领导干部队伍建设需要,采取“双推双考一票决”的办法选拔了31名乡科级优秀年轻干部,其中从大学生村官中选拔出了5名副科级干部。

在选举角逐过程中,刘佳琳以第一名的总成绩当选为共青团新密市委副书记。从大学生村官到团市委副书记,一名年轻干部的人生轨迹,折射出新密市委的用人新理念、新举措。

新密市来集镇裴沟村26岁大学生村官郭一民,也是通过这次选拔考试选出来的副科级干部。这位2007年毕业于现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原河南财经学院)的学生毕业后离开家乡,远到上海一家公司打工。2008年新密市选聘大学生村干部时,他放弃了高薪工作岗位,回到了家乡新密市参加了选聘考试并顺利当选为一名大学生村官。

在村里工作期间,他协助村支书和村长处理了诸多问题。赢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自己也在基层农村学习到了很多经验。然而,3年的合同期一晃就到了,前段日子他和家人都在愁着将来的出路问题,意外的一个消息传到了他那里。新密市开始在大学生村官中选拔一批副科级年轻干部,这让他很是兴奋。他恰好符合各项报名条件,于是毫不犹豫地参加了报名。

通过自我推荐、党组织推荐、考试、面试、体检、组织考察、差额票决、公示任职等诸多步骤后。他由一名大学生村官变成了新密市发改委的一名副科级干部。

同样从大学生村官考取到副科级干部的还有杨丽、乔慧霞和陈磊。这些年轻的副科级干部,如今都已被分到不同岗位开始了新的工作,他们的人生轨迹也由此而改变。

新密市委组织部大学生村官管理办公室主任黄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农村是一片肥沃的土地,挫折与困难是滋养他们的养分。通过不断的磨炼,使他们脱颖而出。党和政府也给他们提供了更大的舞台,使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充分发挥各自的才华,为人民更好地服务,这也是我们培养年轻干部最终的目的。”

大学生村官办的工厂

大学生村官办的养猪场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