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7版:县市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抗战胜利65周年知识竞赛
获奖名单公示
新郑多举措保障五保老人供养
荥阳操办首届大型慈善集体婚礼
石大娘新农村购房记
新郑新增一污水处理厂
群众身边了解社情民意
巩义政府采购迈入E时代
新郑秋粮再获丰收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优化集中供养服务
新郑多举措保障五保老人供养

本报讯(记者 高凯)“饭菜有些咸了,应该少放点盐……”“做菜时,选好的蔬菜可以切得更碎些……”“要重视汤的味道……”看这七嘴八舌的场面,好似顾客在酒店里向厨师提建议,其实则不然,这是记者昨日在新郑市城关乡敬老院记录下来的“吃饭管委会”的老人们向敬老院厨师提建议的场面。

“吃饭管委会”顾名思义就是专门管饭菜好坏的委员会,由5位性格活泼的老人组成,专门代表生活在敬老院里的老人向厨师建议怎样做出可口的饭菜,好让老人们吃得舒心。

其实,在新郑市大大小小的敬老院里,从老人们当家做主管起,饭菜是否可口、住宿是否舒服等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随着该市集中供养老人的质量和敬老院的服务不断提升,以往敬老院里吃啥、用啥、玩啥听安排,正在变为老人们要啥给啥,真正能舒心养老的家。

新郑市共有15个乡镇(街道办),过去由于各乡镇(街道办)经济条件相对薄弱,往往不能有效保障五保老人的供养经费开支。为彻底改变这一情况,2006年,新郑市政府拿出决心将全市五保老人的供养经费全部纳入县级财政,不仅减轻了乡镇负担,也确保了每个五保老人可以享受到应有的养老服务。据了解,截至目前,新郑全市享受五保待遇的老人,已经从当年的1060人上升到了1950人,集中供养率达到了80%。

在稳定集中供养经费的同一年,为改变过去敬老院规模小、条件差、功能单一的情况,新郑市同时开始兴建和改造敬老院,累计投入资金4000万元,新建了和庄镇、观音寺镇、龙湖镇等6所乡镇敬老院;改扩建郭店镇、薛店镇、辛店镇(3所敬老院)等10所乡镇敬老院。

据了解,为换得敬老院里老人们的满意,新郑将敬老院服务岗位全部列入公益性岗位,在全市选聘了一批责任心强、有专业特长的人员充实到敬老院服务岗位上。同时,民政部门采取集中授课、以会代训等方式,加强对敬老院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抽调各乡镇民政所所长、敬老院院长、敬老院的工作人员组成检查组,对各敬老院管理情况每月进行抽查、每季进行检查,公布得分情况,排出先后名次,年底总结表彰等,这些措施不仅激发了服务人员的热情,也从根本上大幅提升了集中供养的服务质量。

五保老人看病难一直是敬老院工作中的棘手问题,为破解这道难题,新郑市想出了妙招:市政府全额资助五保老人参加新农合;设立专门的医疗救助资金,对患病住院五保老人的医疗费经新农合报销后,再按80%的比例予以救助,余下的20%由乡镇财政帮助解决。同时,鼓励乡镇敬老院与附近的乡镇卫生院结成共建单位,由乡镇卫生院每周派出专业医生到敬老院义务巡诊,定期为五保老人免费体检,让患病的五保老人得到及时医治。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