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6版:世态万象 上一版3
美善的花朵
步兵的习惯
短 信
难兄难弟
选择不发火
邻里互助防盗
一首民歌打败两个亿
人雀奇缘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邻里互助防盗

了解澳大利亚特色的社会治安举措,是从发生在我同事家的一起偷盗事件开始的。我们办公地点离住处有大约15公里距离,我同事上班的时候家中无人。一天下午,我同事住处遭小偷光顾。警察在接到邻居报警之后及时赶到,并当场抓获入室盗窃的两名小偷。得到警察和邻居的电话通报,同事赶紧驾车回家,才知道,入室行窃的是两名十六七岁的当地男孩儿。

这种快速破案的工作效率,引起我的好奇。在一次外事活动中,我遇到在澳大利亚联邦警察总部工作的朋友彼得,就这个事件和他交谈。据彼得跟我说,澳大利亚维护社会治安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民众自己的互助联防。

澳有关部门规定,居民邻里之间有协助维护住处安全的义务。在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警方的协助下,各居民社区都建立了邻里间互助防盗机制:在居民和居民之间建立互助关系,在居民和警察之间建立信息通报关系。

首先由所在地区的治安警察出面,不定期在社区组织形式不拘的联谊活动,为邻里之间互相熟悉提供机会。通过联谊活动等方式,居住在一个小区的邻居,尤其是紧邻,对邻居家的人员情况做到了大体了解,对各家的日常活动规律也大致有所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按照互助防盗机制的原则要求,居民平时逐渐养成了互相关照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一旦知道邻居家没人,就主动留意邻居家室内动静。如果发现邻居家室内发生异常,就会义不容辞地立即报警。我同事家遭窃并且迅速抓获小偷,正是这个机制所发挥的作用。

后来,我又进一步了解到,为了配合落实邻里间互助防盗的机制,一到夜晚,各家各户大门口都灯火通明。不论家中有没有人,大门口的门厅灯都必须亮着。平时必须经常检查门厅灯,一旦灯泡坏了,必须及时更新。

如果因为门厅灯没亮而遭窃贼光顾,住户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对于非居民住宅的办公楼宇和商店,也同样必须遵循这一规定。我后来留意观察,一到夜晚,除了居民住户的门厅,所有写字楼等大厦的门厅和商店的橱窗一律保持灯火明亮。

除了夜晚保持门厅灯和橱窗灯彻夜通明外,为了便于互助防盗,居民们还在白天养成了家中无人时敞开窗帘的习惯。这样一来,无论在黑夜还是在白天,盗贼的身影都一样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即便侥幸溜进了室内,也随时可能被附近的邻居们发觉。我同事正因为在上班的时候敞开了居室的窗帘,邻居才得以从窗户发现了室内有陌生人和异常举止,随即打电话报了警。

另外,高楼防盗主要依靠完备的安全系统,包括监视、出入控制手段和防盗门窗。高楼一般设有CCTV系统,即中央控制闭路电视系统,值班员可通过监视进入楼宇者的举动来加强防范。

摘自《现代女报》

热 雨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