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4版:郑风 上一版3
7
4
古代的“责任制”
东方朔的幽默
郑州地理
诗词六首
名人故居的进退两难
《识骨寻踪》
黄河李家峡水库与丹霞地貌风光
蜀山风情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郑州地理

郑州城区不同时期的路名

朱坤杰

郑州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城区的路名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它不仅具有指位功能,而且还记录了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因此,了解不同时期的路名,对了解郑州的历史、文化以及地理位置都有很大帮助。

除清朝以前的一些老路名外,大概有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一是冯玉祥两次主豫时期形成的路名。冯玉祥将军是民国时期的爱国将领,是孙中山先生的坚定支持者,在主豫期间积极推行“三民主义”,形成了一些像大同路、太康路、铭功路、博爱街、平等街、鼎新街等带有明显时代特征的路名。

二是省会从开封迁至郑州后大建设时期形成的路名。这一时期的路名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有的用经纬命名,如经一路、经二路、纬一路、纬二路等;有的用山河命名,如嵩山路、桐柏路、淮河路、汝河路等;有的用重大事件命名,如解放路、二七路、花园路等;有的用大建设项目命名,如京广路、陇海路、大学路、建设路、棉纺路等;有的用主地名命名,如金水路、紫荆山路、硝滩街等;有的用与主地名关联的词语命名,如省体育馆周围命名的健康路、优胜南路、优胜北路等。

三是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时期形成的路名。高新技术开发区道路的命名,是以植物名命名,且路两侧种植相应的植物,并以东西向为街,南北向为路加以区分,比如东西向的翠竹街、玉兰街,南北向的雪松路、长椿路等,很有特色。

四是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时期形成的路名。经济技术开发区道路的命名,借鉴了行政区按序列命名的规则,南北方向的以街命名,为突出其特点加了经开二字,比如经开第一大街、经开第二大街等;东西方向的以航海路为界分为南北,以路按序列命名,比如经南一路、经南二路、经北一路、经北二路等。

五是建设郑东新区时期形成的路名。郑东新区是郑州城市发展的名片,城区建设市委、市政府很重视,专门委托中国地名研究所城市地名规划研究中心,编制了《郑州市郑东新区地名规划》,2005年12月市政府批准了起步区168条道路的名称。这些路名按照主干道、板块间道路、板块内道路进行确定,体现了规范化、层次化、序列化、继承性的原则,充分与历史文化、地理特征、城市功能分区等构成有机结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比如高校园区板块,主要体现崇德、育人、求知的特点,命名有明理路、博学路、育翔路等;商住物流组团板块,主要体现,物流求“通”,安居求“泰”,经商求“财”的思路,命名有通泰路、聚源路、永平路、安平路、祥盛街、兴荣街等;靠近CDB龙湖南区的路名,主要选用“天”字头和“地”字头的词语,蕴涵有“天时、地利、人和”之意。

六是建设航空港区时期形成的路名。主要根据其功能和地理位置命名。如:蓝翔路、翱翔路、飞翔路、新港大道、金港大道等。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