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指山卖磨”的话不能相信
加班费为何
成为“雾里看花”
荥阳慈善 何其美哉
山西“治官”风暴调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荥阳慈善 何其美哉

“荥阳自古以来,向为名区要地。”夏商时代即为都城。如今,于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等美誉之后,又在打造慈善之都。慈善荥阳,何其美哉!

慈善,源于希腊语,意为“人的爱”、“博爱”。许慎《说文解字》中释:慈,爱也;善,吉。《左传》则谓:“慈者爱,出於心,恩被於物也。”古代,人们把父母对子女的关爱称“慈”,把邻里、亲朋之间的关心叫“善”。“慈善”合在一块,与儒家“仁爱”、佛教“慈悲”、道教“积德”、墨家“兼爱”一样,意指对社会富有同情心,对世人关爱备至,对家人慈乌反哺,对事物富有彰善瘅恶的良好美德。

从隋唐时代的“仓廪制度”,两宋时期的福田院、惠民药局,到明清年代的养济院、惠济堂,民国时候上海的“红十字会”,再到新中国的敬老院、福利院。从古代儒家“恻隐之心,仁之端也”,“饥者得食、寒者得衣”,让“天下之人皆相爱”,到今天众多企业家和富豪们救人济世、积德行善、乐善好施的“裸捐”、“善举”和“义工”无不彰显出常怀善心、仁慈博爱是人的本性使然。慈:多么文雅的字句,善:如此优美的辞藻。

“荥”字,为“草”和“水”组成,意为宝地。当慈善与荥阳结合,爱心与宝地相溶,发展与和谐同步,荥阳真正成为杨福平书记指的“善土慈地”。

在“仁者爱人”和“积善余庆”的理念中,在“乐善好施”、“从善如登”的感召下,在“扶贫济困、创建和谐”的指导下,荥阳与慈善联姻了。从蹒跚起步,到牙牙学语。从羞涩亮相,到步入正轨,荥阳与慈善的“姻缘”已渐入佳境。在常怀感恩中,慈善饭店、慈善医院诞生了;在仁慈博爱中,影楼、商店、企业的惠民、利民的举措多了起来。慈善工作站遍布索河城区,极富善心的“慈善大使”走向荥泽大地,而择善而为,予善与人的志愿者已达万人之巨。如果将万人身上都系上“慈”、“爱”、“德”、“善”的红丝巾,足以染红楚河汉界,虎牢关隘,环翠山叠,洞林福地。一个个贫困学子被救助,一户户灾难家庭受帮扶,众多五保老人得供养,荥泽大地处处荡漾着仁善、关爱的春风。一桩桩救助善事感染着你我他,一件件乐善好施的举动感动着社会。救助别人就是救助自己,关心别人就是关心自己的理念正蔚然成风。“怀善心、行善举”成为荥阳人孜孜追求的道德风尚,“每天捐出一元钱,大家都把爱心献”已成为民风山寨、都市楼宇民众追崇的时尚。

慈善就是感召,她引导人宽厚待己;慈善就是境界,她带领人追逐向好;慈善就是追求,她激励人营造未来;慈善就是回报,她教诲人赠人玫瑰,留有余香。

一棵树难挡风沙,万亩林足以改变气候。弘扬中华文明需要慈善,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慈善,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慈善。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慈善事业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崇高事业。”荥阳市委、市政府顺应民意,倡导慈善理念,为过上富足生活的荥阳62万人民搭建了一个扶贫济困、广施爱心的捐助平台。这个平台,展示了荥阳人的爱心风采。

今天的慈善荥阳,宛如一幅璀璨夺目的图画。让我们人人都拿起手中绮丽、淡雅、多姿的彩笔,把慈善荥阳这幅山色秀美的画卷描绘得更加姹紫嫣红。

有一种美,含蓄、福祥、仁爱、宽厚,那叫慈善;

有一种美,山青、水秀、人善、地博,她是荥阳。

王东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