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4版:新郑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花生铺就新村路
上接第一版
新郑市检察院创建节约型机关
新郑市打好秸秆禁烧攻坚战
新郑通过国家电网无功优化县验收
新郑动态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上接第一版

(上接第一版)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前行”,经过两年多的探索与发展,人和养猪专业合作社的规模不断壮大,社员从原来的50多户增加到现在的200多户,每年每户平均增收1万元。如今,高水林又投入了1400多万元正在建设高标准现代化的种猪场,为合作社社员统一提供种猪,进一步降低养殖成本,增加社员收入。

农民抱团闯市场,合作社挑大梁。统计显示,截至目前,新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98家。其中种植类42家,养殖类38家,农机服务类17家,其他1家。全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覆盖12个乡镇198个行政村,成员总数达9863户,带动一般农户10086户。

“过去莲藕品质差,销路也不好。但是现在不仅价格翻番儿,而且还远销到各地大超市。”谈及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变化,正在藕池收莲藕的新郑市和庄镇大连楼村村民刘永立高兴得合不拢嘴。

近日,记者在新郑市和庄镇采访时看到,几辆货车正在排队等候刚从池子里挖出来的新鲜莲藕。“这些莲藕挖出来后直接装车送到郑州或者周边地市的菜场和超市,如今销路已经不是问题了。另外我们通过订单销售每斤还能多赚4毛钱。”新郑市富贵莲藕专业合作社理事马富贵告诉记者。

新郑兴起种植节水莲藕已经有10多年了,长时间以来,由于莲藕生产、销售多依靠“单打独斗”,产业竞争力偏弱,农民时常遭受销售难的困扰。为了改善这一局面,新郑市大力宣传引导,鼓励农民走专业合作社的道路。目前,该市已经成立了心连心、富贵等多家莲藕合作社,这些合作社从统一品种、统一施肥、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等方面着手,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和制度。经过几年的发展,莲藕产业在新郑又焕发了新的生机。

“农民专业合作社把个体优势转化为规模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形成了品牌,赢得了市场。”新郑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说,该市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积极引导,按照“建设一个、受益一片、带动一方”的思路,积极围绕全市农业主导、特色和优势产业建立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在莲藕、红枣、大樱桃、西瓜、蔬菜、养殖和农机服务等特色产业中已经普遍建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仅2009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实现统一销售额1.8亿元,分散销售收入1.3亿元,全年实现销售总收入3.1亿元,成员户均销售收入3.1万元,全市入社社员户均增加收入2000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