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3版:国际国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青岛申办2014年世帆赛
篮协公布群殴处罚结果
济南一“被精神病”者获赔
世博法国馆迎来第8888888名游客
英男子用塑料瓶搭座岛
斐济丢失国家独立文件
世界最长铁路隧道贯通
智利总统邀获救矿工踢球
一起来做
洗手操
“自助售菜”30年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反饥饿 全球在行动
——写在第30个世界粮食日来临之际

30多年前,在首届世界粮食大会上,美国时任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誓言:10年内,我们将不会让孩子饿着肚子去睡觉。

30多年后,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坦承:母亲看着孩子饿着肚子睡觉,这样的耻辱,每个晚上仍在无数次上演。

10月16日在第30个世界粮食日到来之际,联合国呼吁:“团结起来,战胜饥饿!”

饥饿

世界最大的悲剧和丑事

这是一个令人尴尬的现实:过去10年,农业技术进步让世界粮食产量呈稳步上升态势,然而因贫困、战争、自然灾害、分配不均、经济危机等诸多因素,本应远去的饥饿现象,仍如一个个丑陋的伤疤,散落于世界各地。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2010年全球饥饿人口为9.25亿,虽比去年峰值10.23亿有所下降,但世界上每7个人中仍有1人在挨饿。

“事实上,每6秒钟就有一名儿童因食物不足而死亡,饥饿现象仍是世界最大的悲剧和丑事,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现实。”粮农组织总干事迪乌夫说。

联合国2000年提出“千年发展目标”,八项目标之首是在2015年前把全球饥饿人口比例减半,从20%减少至10%,而目前的比例是16%。粮农组织估计,上述目标大概要到2150年才能实现。

行动

团结起来 战胜饥饿

现年50岁的汉斯·维科尔是乍得萨赫勒地区紧急援助行动协调人。他做了20多年援助工作,80%的时间在非洲。

除提供紧急援助外,联合国下属的农业机构还着眼与各国政府合作开展多种农业项目,帮助当地人自力更生。

尼日利亚的“国家粮食安全计划”向农民推广旱地作物栽种新技术。农民从前一年只种一季粮食,如今可种两到三季,收入成倍增长。

在乌干达,粮食计划署给当地农民送来“多功能”粮库:农户既可就地将粮食卖给联合国变现,也可先“寄存”于此,日后待价而沽。

成就 粮食故事里的中国传奇

上世纪60年代初,孙范英的家乡安徽凤阳县饥民遍布,连树皮都被剥得一干二净。面对死亡,她并不觉得恐惧,因为“饿死的人太多了,都麻木了”。

如今,50年过去了,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9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10616亿斤,连续6年增产,库存消费比高于18%的安全线。

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世界粮食故事里的中国传奇。”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主任韦安夏说。

粮食计划署在中国的使命也悄然发生变化。30年前进驻中国时,它的目标定位是帮助中国实现粮食自给;如今,它的主要任务是携手中国政府共同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

2005年,中国政府通过联合国机构,向印度洋海啸受灾国提供500万美元援助,其中包括拨给粮食计划署的100万美元。从此,中国由粮食受援国正式变成援助国。

“中国传奇”将坚定国际社会战胜饥饿的信念。

“反饥饿战斗”复杂而艰巨。

唯有团结、合作,方能战胜饥饿。

唤醒饥饿的记忆

“那种感觉真是让人发慌。连做梦都想着弄点什么来填填肚子。”68岁的北京市民秘育珍对50年前的那场饥荒记忆犹新。

如今,这种饥饿的感觉,还有多少人记得?

唤醒饥饿的记忆,不是为了咀嚼痛苦,而是要长存忧患,行动起来,让饥饿永远从世界上消失!

翻开历史,有记载的饥荒在中国就有4800多次。远的不提,仅仅是上个世纪的两次大饥荒,就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历史印记:1943年,罕见旱灾导致河南粮食大部分绝收,饿殍遍野;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把“饥饿”二字刻在了几乎每个年长的中国人心里。

如今,一些人家中尚存的各色票证、粮本,就印刻着短缺时代的生活艰辛。

“横着的是油票,竖着的是米票。”指着早已发黄的粮食供应本,家住北京丰台区58岁的市民赵英华动情地说:“那时候一有肉票总抢着换肥肉,先把油炸出来。把捡来的菜叶、菜帮子剁剁,就能做馅。”

如今的中国市场上,农产品琳琅满目、供应充足,“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买不到的”。于是,对年长一辈来说,那些刻骨铭心的饥饿记忆,在许多年轻人眼里,已经遥远得难以体会。

中秋佳节,记者在北京中关村一家餐馆看到,每张桌子上都摆满了菜,有的菜没夹几口,就被新上的菜压在下面。晚八时左右,客人渐渐离去,大量饭菜被遗弃在饭桌上,依然很“丰盛”。

但饥饿,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赵英华家的饭桌上,她4岁多的孙女将热腾腾的麦片牛奶推到一边。年幼的她不知道,就在几千公里外的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基诺族姑娘腰收仍在期盼今年有个好年景,全家人都能吃得饱。

在世界各国的多数城市,很多年轻人并不能体会到饥饿感。我们希望通过粮食日,唤起年轻人的粮食危机,进而呼吁全球行动起来消除饥饿。

文图均据新华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