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以房养老”真的可行吗?
冠军“被大学”的制度性尴尬
明星吹牛也追究
“恐慌性退房”不是“限购令”的错
“国富”转“民富”凸显政府责任
“网络婚介”火热的背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国富”转“民富”凸显政府责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的主要议程是研究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一度申言,“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

中央继提出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以后, “十二五”规划将从追求“国富”向强调“民富”转型,居民收入有望与GDP同步增长,充分体现了执政党理念的进步与政府的公共责任。其中释放出的民生信号让人期待。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也为还富于民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在我看来,“国富”转型“民富”是亮点也是难点。如何实现“国富”向“民富”转型,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值得思考。

上海市政协委员邢普曾提出,给全国人民每人发放1000元以抵消CPI高速增长的影响。他认为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全国人民并没有同步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果实。当然,笔者引述这份另类提案,并不是说全民发钱才能证明发展成果。但是全民发钱还富于民的思路值得肯定。在这方面,国外也有先例。美国历史上曾经多次全民退税。在新加坡,国民能直接从政府获得资金,分享国家财富增长成果。

应该承认,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众整体收入水平确有提高。但是相当数量的低收入群体收入跟不上经济增长的步伐,收入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和高速增长的GDP相比,房价一路疯涨,教育、医疗收费居高不下。自来水、天然气涨价,成品油涨多降少,居民用电阶梯式改革,CPI指数不断攀升……一片涨声中,通胀压力显现,货币购买力缩水,有的民众的生活水平不升反降。既然GDP持续快速发展,国库比较充盈,出台政策平抑物价,拿出资金补贴民众,减轻物价上涨给民众的压力,就是还富于民的重要路径。

还富于民除了让人民直接分享GDP增长的“国富”成果,继续刺激内需以外,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政府的公共责任。这将实现国民共同富裕,扭转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向百姓分红,既是政府的责任,国有企业也责无旁贷。尽管早在2007年国务院就公布了《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中央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从2008年开始实施,收取2007年实现的国有资本收益。但是国企特别是垄断行业还存在利润去向不明,薪酬福利过高,产品定价不合理,社会责任感不强的问题。落实国企高管限薪措施,压缩“三公”职务消费,值得考虑。

当然,“国富”向“民富”转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具体操作上,需要一揽子的制度安排。还富于民的思路有很多种。除了分红外,减税也是一种。就拿个人所得税来说,尽管个人所得税已经做过两次调整,但是税收负担与民众实际收入还有差距,民众普遍对个税起征点不满意。再比如,给中小企业、竞争性企业与高新技术行业减税减费,让它们腾挪空间为员工加薪,也值得考虑。

要让全民共享GDP增长的“国富”实惠,除了把握分配公平导向,提高劳动所得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以外,有两个具体的工作可做。一是继续加大惠农、扶农力度,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帮助他们尽快致富,缩小城乡差距。中央一号文件要求促进农村城镇化已给出了答案,有待地方把惠农、扶农政策做实。二是加大公共事业的投入力度,补齐公共服务与社会救助短板,提高公共服务与社会救助水平。让低收入群众享受优质公共服务与社会救助,实际上也是在帮助他们分享“民富大蛋糕”。 叶祝颐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