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推动发展的精神动力
我市房价一年上涨30%
以狠抓企业党建为依托
精心打造党员服务品牌
学好五中全会精神
力促我市文化繁荣
为百姓办实实在在的好事
征兵宣传进高校
三千学子报名忙
全市社区帮扶组
解决问题近千个
市工商联许昌商会成立
图片新闻
公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推动发展的精神动力
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

(上接第一版)竹林的党员干部能吃苦,不怕吃亏,关键时候冲锋在前,利益面前群众优先,这种示范作用带动了各项工作,促进了竹林的持续大发展。

竹林的基层组织建设走在全国前列,1989年9月22日和1996年7月1日两度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央组织部组织局副巡视员孟朝晖说:“在中央为数不多的几次表彰中,竹林能两次获得荣誉,说明这里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全国领先。”

推动发展的精神动力

用身边的榜样教育身边人,最有说服力。

典型示范带动,成为推动竹林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竹林发展初期,出了个模范李全章,煤矿工人出身的他退休后受聘村里,他兢兢业业,夕阳的余晖照亮了竹林致富的大道。“学全章、爱竹林、比贡献”,农民用自己崇拜的“偶像”充实精神家园。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为竹林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爱竹林,比贡献”成为竹林人在工作生活的基本准则,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十八字的竹林精神,成为竹林人发展道路上受用不尽的传家宝。

竹林形成了一套严格规范的工作机制,恪守了二十多年的“十项八好”评先内容涵盖了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用先进典型倡树纯朴民风,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经济建设。竹林把完善的一套评先机制推广到各村、居委会、厂矿等,对评选出来的先进人物进行隆重表彰,对评出的好媳妇,还要敲锣打鼓地到媳妇娘家报喜,通过电视、广播和光荣榜大力宣传。全镇先后涌现出了全国敬老之星张粉娥、郑州市文明市民李经浩、好少年李晓梅等先进典型,有20多个单位被评为省市文明单位。

典型引路,共建文明,既扫清了思想障碍,也优化了发展环境。在竹林,大家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共图发展大业。近三十年内,竹林无上访告状,无刑事案件,无修炼法轮功,无吸毒赌博,无违反计划生育现象,两次跻身全国文明村镇行列。

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

固步自封没有出路,在变革中孕育成长的竹林,总是用发展的眼光摒弃陋习,破除制约发展的陈旧思想观念。

“竹林精神”也在与时俱进。最早的“竹林精神”,内容是“爱竹林、比贡献、创大业、求效益、讲文明、同富裕”。 三次修订后,成了今天的“爱竹林,比贡献,谋发展,永创业,讲文明,共富裕”,有坚守有深化,读来更耐人寻味。

“竹林精神”具有强烈的开放性和务实性。李书转说,竹林创业阶段要借力发展,用优惠政策和丰厚待遇吸引了许多外来的能人,一些本地人因此产生排外思想。“爱竹林、比贡献”倡树这样一种观念:不论你来自什么地方,到竹林就是竹林人,新老竹林人都要爱竹林。户籍不在竹林的,为竹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你就是优秀的竹林人;土生土长的竹林人却不为竹林作贡献,也不是合格的竹林人。由此,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了一起。

“竹林精神”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成为竹林吸纳外来文化、接受外界事物、为我所用推进发展的有效途径。竹林镇镇长助理兼办公室主任郭明省来自驻马店泌阳县,1994年通过招聘来到竹林集团,因工作出色被调到镇政府至今,全家落户竹林。竹林耐材公司办公室主任王志峰也是外乡人,已在竹林干18年,他不但在竹林成了家,单位还分了房子。“这辈子就在竹林了,竹林重视人才、不排外。”王志峰说。

在竹林精神的感召下,外地人成为推动竹林发展的中坚力量。目前,竹林镇区20000常住人口中有60%是外来的“竹林人”;在竹林镇区以外的竹林企业,外来打工者更是占到80%以上;目前,竹林企业的高层、中层、管理骨干更有90%是外地人。竹林把企业重要岗位放手交给“爱竹林”的人去干,激发他们在岗位上“比贡献”的热情,为他们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让个人和竹林共同成长。

竹林十八字精神,是竹林人和在竹林的外地人共同创造的富有竹林特色的先进文化,它既是竹林的传家宝,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竹林的具体体现。

“竹林精神”,铸造了竹林人的灵魂。这种强大的精神动力,一次次转化成巨大力量,推动竹林在改革发展中屡创奇迹!新时期,新任务,竹林人正在“竹林精神”感召下向着新的目标迈进。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