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市集中扫黄打非
整顿文化市场秩序
交通事故赔偿
引入仲裁机制
重点代表建议
全部办理完毕
我省通报6起
职务犯罪案件
24小时不打烊!新玛特郑州总店店庆期待强音
第二批南水北调移民
明年8月底完成搬迁
我市第19次捧
红旗渠精神杯
打造靓丽的“郑州名片”
图片新闻
公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打造靓丽的“郑州名片”
——我市“五小单位”综合整治工作综述

在高新区瓦屋李村集贸市场,有一个“名剪发型设计”理发店,位置偏僻,面积不足20平方米,但店证照齐全、环境整洁、皮肤病专用工具和进货台账完整。这是今年9月初国家暗访组在大雨中对我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进行暗访时看到的情况。他们对我市“五小单位”综合整治工作表示满意。

我市共有“五小单位”27467家。 自今年4月份以来,我市组织开展了“五小单位”〔小饭店、小副食店(小冷饮店)、小熟食店、小旅店(小浴池)、小理发店〕综合整治工作。

这项工作事关民生、事关形象、事关发展大局。按照市委书记连维良关于把整治工作作为全局性工作和中心工作的要求,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国家卫生城市届满复审工作的统一部署,市“五小单位”综合整治工作指挥部经过连续七个月的奋战,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效果,截至目前,全市综合整治达标率为99.8%。

建立机构 周密部署

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迅速成立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姚待献为指挥长,副市长刘东为副指挥长、各区区长及市直各相关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五小单位”综合整治工作指挥部;抽调市委组织部、市卫生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城市管理局有关干部组成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日常组织协调工作;组建5个督察组,分别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任组长,负责对各责任单位的整治工作进行全面督察。

明确责任 强化问责

确定各区(管委会)指挥部和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为综合整治工作直接责任人,全面负责辖区内“五小单位”综合整治工作。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细化分工,量化责任,采取“定人员、定岗位、定职责、定标准、定时限”的“五定”办法,做到每一个“五小单位”都有分包领导和责任人,实现了综合整治工作店店有分包领导、事事有责任人,达到了全覆盖。

对整治后仍未达标的和在复审暗访中出现问题的,依据情节和责任,层层追究相关领导和分包责任人的责任,包括提拔否定、评先否定、年终考核定格否定等。市指挥部实行“排差”制度、考核制度、通报制度等,把综合整治责任落到实处。各区(管委会)和乡(镇)、街道办事处采取检查排名、挂红旗黑旗制度、媒体曝光、经济奖惩等措施,确保整治成效。二七区组织卫生、执法、乡机关包店干部,成立突击队,实行“五加二、白加黑”工作法,对城中村、集贸市场、背街小巷等重点和难点,加大整治力度,凡分包“五小单位”出现问题的,责任人待岗,副科级以上领导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倡树典型 示范引领

结合实际和整治进度,对证照不齐全、设施不完善、环境不整洁、制度不落实等不达标的“五小单位”,列为重点的整治对象,明确整治时限。对一些基础条件好、业主整改积极性高的“五小单位”,适当拔高标准,建立示范店。选定示范店较为集中的街道,创建整治示范街。同时还建有示范集贸市场、示范城中村。全市共建有2066个示范店、117条示范街、22个示范集贸市场、32个示范城中村。对整改主动积极、行动迅速、成效显著的商户表扬表彰。上街区开展“共产党员先锋店”星级评定活动,组织其他业主进行现场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收到良好效果。

督导培训 强化督察

市指挥部5个督察组和各区(管委会)督察组实行台账销号制度,以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接合部、集贸市场和未达标的“五小单位”为督察重点,对所有“五小单位”进行常态监管、立体监管、动态监管,对综合整治工作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督察指导。各督察组每周至少督察两次以上,指出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现场进行业务指导,提出具体整改建议。各级卫生监督专业人员,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等形式,加强对“五小单位”业主和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提高卫生意识和整改能力;分类施治,实行“一个单位一套整改方案、一个时间表”。市卫生局制定全市“五小单位”具体整治方案、标准及检查评分细则,9次召开培训会,对全市卫生监督员、街道办事处负责人详细讲解工作标准及整治重点;成立4个专业技术指导组,深入一线,督促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疑难问题。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定期不定期对“五小单位”整治情况进行检查。

主动服务 加快整改

在“五小单位”综合整治工作中,各单位把主动服务融入综合整治工作全过程,以服务促整改。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投入近1亿元用于“五小单位”的后厨改造、门头更换和设施更新等整改项目中;许多单位还采取帮助打扫卫生、上门体检、集中办证等服务形式,提高了业主整改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加速了整改进程。经开区、航空港区拿出大量资金,对主要街道、集贸市场“五小单位”的门头、门窗进行统一更换,一个一个街道进行整治,一条一条道路集中清理,确保标准不降,如期达标。管城回族区“五小单位”综合整治工作指挥部针对辖区内兰州拉面馆多,底子薄,业主整改意识不强的现状,深入细致地做好业主思想政治工作,主动服务,充分调动了业主整改积极性。

建章立制 重在长效

“五小单位”综合整治工作关系民生和城市品位,达标不是目的,整治重在巩固。各级指挥部在整治工作中,将“五小单位”监管工作纳入目标考评;加强监管,完善监管网络;强化问责,完善奖惩。中原区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引导业主完善硬件设施,强化软件管理,完善日巡查工作记录,对“五小单位”日常卫生大扫除、评比通报、奖惩进行规范,巩固和扩大了整治效果。

主攻难点 确保达标

城中村、集贸市场中的“五小单位”占全市“五小单位”总数的近1/3,且条件差、业主卫生意识淡薄,整治难度非常大,是“五小单位”综合整治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全市各级整治队伍,采取有力措施,强力推进城中村、集贸市场“五小单位”综合整治工作。五里堡街道办事处、长兴路街道办事处组织二三百人,每天工作都在夜晚十点以后,对五里堡市场和老鸦陈村、老鸦陈集贸市场进行整治,城中村和集贸市场面貌焕然一新,得到群众好评。仅20多天,全市5078家城中村“五小单位”,达标5037家,达标率99.2%;2740家集贸市场“五小单位”,达标2726家,达标率99.5%。

综合整治 成效显著

全市“五小单位”卫生状况明显改观,基本实现达标。如今,在“五小单位”接受服务,很难见到卫生不洁、随意排放、蚊蝇出没的情形,取而代之的是,干净卫生的店内店外环境、统一悬挂的各种证照和制度、整洁划一的人员着装、完备使用的卫生设施,使市民真正体会到了放心消费、舒心消费、愉快消费。

市民卫生意识增强,愿望提高,希望长效规范。七个月的综合整治工作,全面推动了卫生、健康知识的推广普及,广大市民的卫生意识、食品安全意识显著提高,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浓厚群众基础。金水区、中原区离退休干部、老党员自发组成义务监督队,在整治一线宣传整治意义,疏导劝解有抵触情绪的业主,为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五小单位”业主和从业人员卫生自觉性增强,自律意识提高。通过整治,广大业主和从业人员卫生观念、综合整治意识、守法经营意识显著提高,全市正在形成思想重视、健康从业、规范操作、自我约束的“五小单位”经营氛围。惠济区的“五小单位”按类别自主成立了行业管理协会,制定章程、职责,建立评比、督察奖惩等制度,定期组织业主学习政策、交流经验,增强行业自律意识,巩固综合整治成效。

“五小单位”综合整治,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报记者 陈 思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