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俊礼 实习生 范琳翘)昨日下午,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郑州市都市型现代农业规划》正式通过专家组评审,这标志着我市发展高科技设施型农业、特色精品型农业、高端服务型农业、观光体验型农业、生态景观型低碳农业进入新阶段,市民餐桌将更加丰富。
据介绍,专家组成员由农业部、首都经贸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及广东省和河南省农科院等专家组成,专家组成员围绕《规划》的发展目标、战略定位、主要任务、区域布局、重点产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论证,并原则通过了这一规划。专家组认为,这一规划,综合考虑了郑州农业发展的现状,遵循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内涵和特征,符合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和未来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需求。
据了解,《规划》共分基本条件与发展环境、战略重点与区域布局、重点产业规划等十二个部分。《规划》提出,郑州要重点发展高科技设施型农业、特色精品型农业、高端服务型农业、观光体验型休闲农业、生态景观型低碳农业,形成“一带、二区、三圈层”的总体布局,即北部生态经济产业带、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生态涵养与特色产业区,城区农业科教创新核心圈、近郊高效农业圈、近郊优质特色农业圈。
《规划》明确指出,今后,郑州将重点发展休闲农业、蔬菜、花卉、现代畜牧业、现代渔业、籽种产业、生态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物流产业、农业总部基地等十大产业,从而把郑州建设成为产业体系完善、生态环境良好、农民富裕安康的国家中部地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先行示范区,成为中部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多功能农业产业基地、农业高端服务业基地和国家中部地区涉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农业总部经济中心。
据悉,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具有都市特征的现代农业,最初起源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它是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按照都市发展的需求,以现代科技、信息和工程技术做支撑,融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于一体,依托并服务都市发展的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