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党贺喜 通讯员 冯景义 王珺洁)这两天,家住花园社区85岁的孤寡老人杨桂英很开心,因为困扰她多年的户口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我有户口了,可以正常享受低保了……”摩挲着新户口本,老人喜泪纵横。此外,社区服务中心还给她派去了免费的爱心服务员,老人得到了每天3个小时贴心贴肺的照应。
在金水区,像杨桂英这样享受到“金拐杖”社会化养老工程服务的空巢、孤寡老人累计已有1242人。在此基础上,该区还建立了13座社区托老站,受到辖区老人们的一致欢迎。
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只是金水区构筑八大民生保障体系中的一部分,该区把民生保障落实到就业、医疗、住房、食品、救助、教育、平安、社区等八个体系建设上,努力从体制机制层面保证为民办事的有效性,全力打造全省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最适宜发展的“首善之区”。
“经济发展为什么,区域领先之后还要干什么?”在财政收入连续四年位居中部六省城区首位,作为全省城区“首富”,金水人开始新的追求。“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改善民生。在做大经济‘蛋糕’的同时,还要分好‘蛋糕’, 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共同体验幸福生活。”金水区委负责人如是说。
翻阅近年来金水区的政府工作报告,“办民生实事”已成为“固定章节”,而且数量从前几年的10件实事到如今的八大保障体系,从着力帮扶困难群众就业,(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