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于振海 程红根
初冬的中原大地,7900多万亩冬小麦新苗吐绿,又一个丰收的期待已发芽生根。
河南经济总量和工业产值已经连年双居全国第五,粮食总产连续11年稳居全国第一。在加速推进中原崛起的进程中,河南干部群众高扬科学发展的旗帜,在发展中转变,在转变中发展,成功地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
“传统农业大省”快步实现农业现代化——“中国粮仓”嬗变为“国人厨房”、“世界餐桌”,“种田能致富”成为现实
今年河南夏粮总产达到618亿斤,连续8年增产,连续7年创历史新高。秋粮也与去年450亿斤持平略增。全年粮食总产连续5年超1000亿斤。
10多年来,河南以占全国1/16的耕地,生产出占全国总量1/10以上的粮食,每年外输粮食或粮制品300多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丰收奇迹从何而来?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紧抓粮食生产不放松、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不摇摆、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不打折……专家们给出的种种答案中,矢志不渝地转变农业生产发展方式,不断向科技要粮食是共同的答案。
“河南小麦已经历了10次更新换代,每次品种更新都释放出巨大的增产能量,能使粮食单产提高10%以上。”河南省科技厅农业处处长徐功民说,“品种创新已成为河南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科技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5%。”
省农业厅总经济师魏仲生也告诉记者,近年来, 河南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8%以上, (下转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