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广州免费乘车 有良心无科学
不怕权力不懂法
就怕法盲来普法
公务员工资改革不宜单兵突进
新闻漫画: 回头客
人造柴油荒
再显行政手段威力
监外执行:郑州金水探出一条新路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广州免费乘车 有良心无科学

从11月8日起,广州取消11月1日开始实行免费乘坐公交地铁的政令,改全民免费为发放现金交通补贴。作为“亚运惠民项目”的十大措施之一,这项政令原本想在未来30个工作日内为全民提供免费交通服务,为何在施行7天之后即告结束?

有关方面揭示了四条理由,诸如地铁安全、乘车秩序、市民上下班受影响、地铁客流远超运输能力承受范围等。这些理由可谓头头是道,但用大众语言来说,其实就是这项政策在实际中行不通,经实践检验为不科学。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广州方面出台这项政令的良苦用心。广州从11月1日起实施为期46天的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政策,旨在防止亚运期间交通拥堵。这种限行措施,不可避免地对市民出行、特别是上班族带来极大不便。广州同时允许免费乘坐公交地铁,无疑考虑到了这一点,可以最大限度地抵消这种不便。为全民免费,还需要财政付出较大开支,也表明政府为了惠民,搜肠刮肚。这种以民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政令,是有良心的,我们对这样的决策考量表示敬意。

但必须指出,广州的这一政令决策,原本就建立在不科学的基础之上。它的不科学就在于,没有考虑免费带来刺激全民出行的效应。

而更令人担忧的,则是广州为此出台发放现金交通补贴的替代性政策,同样存在草率决策、不讲科学的倾向,必定会衍生诸多问题。改全民免费为发放现金交通补贴,大有将惠民措施中的惠民理念进行到底的决心。但随之产生的问题却又让人怀疑,这项替代性政令有为挽回长官面子考虑的成分。因为发放全民性的交通补贴,本身需要付出巨大的行政成本,还存在发放的科学性、公平性难题。不该补的补了、该补的没有补怎么办?真是让人为广州方面捏把汗。

广州免费乘车政令的短命乃至替代性政策的隐忧,深刻地提醒决策者,民众利益是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决策本身必须讲民主、讲科学,否则即使以惠民为目的,也会走向惠民的反面。反之,在做任何一项决策之前,都充分尊重民意、尊重规律,按照民主、科学的原则进行科学分析和不可行性论证,公共政策才不会朝令夕改。 小 行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