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3版:要闻国内 上一版3  4下一版
网络热词“给力”登人民日报头条
高速路旁
竖立恐龙雕塑
湖北交警乱罚款手段“创新”
河南一监:25年零越狱
水往高处流
争相留秋意
清宫图能控生男女?
专家称只是娱乐莫当真
公办幼儿园太难上!
怀胎仨月就要去报名
物价飞涨催生网络热词
6种文物飞机入驻航博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网络热词“给力”登人民日报头条
严肃官媒赶新“潮” 赢得网友叫好声

“给力”:音gěi lì,原本属于网络语言,最早出现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的中文配音版,属于东北方言和日语的混合产物,意思类似于“牛”、“很棒”、“酷”,常作感叹词用。另外,在实际使用中也可加一个否定前缀,如“不给力”,表示某个事件或某个人带给自己一种很失望的感觉。另一种说法是,“给力”一词是从闽南话演变过来的,意思为很精彩、很棒的意思。

2010年,“给力”一词流行起来,并在世界杯期间被网友广泛使用,还有网友根据“给力”造出一个新的英文单词——ungelivable(不给力)。

人民日报11月10日一版截图。

本报讯 据山东商报报道, 题为《江苏给力“文化强省”》的稿件,占据了11月10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稿件标题中选用的网络热词“给力”,迅速被细心网友发现并截图发到网络上,从而引发网络关注与热议。一向以严肃为公众所熟知的《人民日报》,采用如此“潮”标题,立刻引发如潮热议。

标题很“给力”

这篇文章引题为“改革攻坚迸发动力 政策创新激发活力 厚积薄发释放能力”,文章约3200多字,主要介绍江苏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华丽转变。与很“潮”的标题相比,文章中并没有提到“给力”这个词。

作为党中央的机关报,《人民日报》—直保持着严谨平实的办报风格,其对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和话语使用的严肃性,已深为公众所知。正因如此,很难在《人民日报》的标题中见到网络流行词汇,至于头版头条更是“闻所未闻”。

所以当11月10日头版头条的标题中出现“给力”一词,引来了诸多网友的叫好声。诸如“人民日报很人民”、“人民日报微笑了”等评价不绝于耳;而“标题很给力”几乎成了网上评价最多的—句话,绝大多数网友对《人民日报》的此次尝试予以认可。

回应很低调

不过,也有网友认为,《人民日报》如此用“给力”令人费解,因为通常情况下,网友将“给力”用作形容词或感叹词,“给力文化强省”似乎不通。网友“李蓬”在微博上表示:我请教各位网友:在网民使用这个词时,是当形容词用,还是当动词用?人民日报当什么词用了?是否合适?

此次“给力标题”的出现,应该是《人民日报》所做的—次大胆突破与尝试,对其反响也仍在观察中。11月10日,本报记者拨通了《人民日报》总编室的电话,试图就“给力标题”进行采访,但对方婉言拒绝,表示“领导要求我们不接受采访,这就是我们做的—个标题而已。”

更多新期待

此前曾有人担心,网络语言会破坏中国汉语言的传统和纯净,因而—些地方也主张在政府公务系统等领域限制使用网络语言。此次《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中使用网络热词“给力”,引发网友热评,“《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的机关报,敢于标新立异,引用网络热词,足见网络文化正在被国民所接受,被主流媒体所认可。”

无独有偶,被网民昵称为“强哥”的湖南省委书记周强两次推荐网络视频《春天里》的消息也在11日被各大网站和论坛迅速传播。这位自称“注册过QQ号、经常打网络电话”的“60后”省委书记,近期在表彰优秀大学生村官时,不仅向他们推荐《春天里》,亲自朗诵歌词,还说自己“每看一次都感动得热泪盈眶”。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