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广州亚运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不妨为冷项
热烈鼓掌
河南散打名将李新杰晋级决赛
自行车场发生“连环车祸”
频发小意外 共享大胜利
“黄牛”扰乱亚运票房
女乒“复仇” “老将”当先
亚运视点
图片新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不妨为冷项
热烈鼓掌

广州亚运会到底看什么?既然中国足球队已经狼狈地打道回府,既然中国军团的夺金狂潮让人“审美疲劳”,那么,不妨把掌声送给那些平常在我们视线之外的“冷门”项目和队伍,那里同样有美妙变幻的体育风景,有感人至深的生命悲喜。

透过亚运会的“冷门项目”,我们能看到亚洲体育文化的独特风采。你听说过吗,类似中国民间“老鹰捉小鸡”的卡巴迪,在南亚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相传释迦牟尼修成正果之前,最喜爱的游戏就是卡巴迪;你相信吗,在人均收入只有几百美元的印度,板球享有国球的待遇,一个顶级板球运动员的年收入达到20多万美元;你知道吗,流行于东南亚地区的藤球,其实跟中国古代的蹴鞠十分相似,融合了排球、足球、羽毛球等运动的技术特点。正是有了这些充满亚洲风情的运动项目,亚运会才实至名归,也给了我们大开眼界的好机会。

透过这些不起眼的运动项目,我们能找回体育本身的单纯与快乐。现代体育赛场已经成了名利场,弥漫着成与败的焦虑,充斥着假赌黑的丑闻;而那些无欲无求的小项目,运动员没有了上级下达的成绩指标,没有了成王败寇的精神压力,有的则是对体育发自内心的热爱以及参与运动带来的愉悦。在这里,体育回归到游戏的本来面目,胜利当然可喜,失败也无所谓,参与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透过那些不起眼的队伍和人物,我们能看到感人的人生故事和可贵的体育梦想。虽然背负着战争的创伤,忍受着经费的匮乏,但阿富汗和伊拉克运动员仍然克服种种困难来到了广州。阿富汗代表团副团长穆罕默德·穆斯塔法的话代表了他们的心声:“我们要为国家争光,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我们。”一些运动员的表现同样让人感动,在皮划艇激流回旋比赛中,水平不够专业的印度选手班达里中途翻船,但他还是坚持完成了剩下的比赛:“这么有意思的比赛我怎么会放弃呢?”

冠军和荣誉绝不是体育的全部,让我们从那些不起眼的运动项目和人物身上,收获感动和希望,并为他们送上掌声和祝福。 新华社记者 赵仁伟 王雁霖

不妨为冷项

热烈鼓掌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