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国务院四大措施稳定物价
我市紧急排查整治
高层建筑火灾隐患
自来水主管道爆裂
致西区大面积停水
郑州选手亚运再夺一金
贺 信
机制创新激发巨大潜力
通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机制创新激发巨大潜力
——郑州市园林局实施精细化管理打造群众满意园林工作纪实之一

本报记者 裴其娟

树叶绚烂,草坪如毯,乐声悠扬,游人悠然……初冬的郑州,在精雕细琢的一座座公园游园里,一幕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构成了集中展现民生工程建设成果和城市品位与宜居度提升的美丽画卷。

近年来,郑州市园林局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打造群众满意的精品靓点园林为出发点,以增加绿化面积为重点,按照工作重管理、建设抓重点、管理上水平、景观升品位的总体要求,坚持规划、建设、管理三位一体,实施精细化管理,以“登台阶、上水平、创一流”,“月季花杯”,“滚动晋级、优胜劣汰”三项竞赛考评机制为抓手,强化基层单位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市民群众提供了良好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2009年9月3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转载《中国建设报》文章《园林绿化管理的“郑州模式”——郑州市园林局创新管理机制纪实》,“郑州模式”令国内同行刮目相看。

郑州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靠什么走到全国的前列?在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效力持续彰显的今天,记者听介绍、翻资料、游公园、访市民,真切感受到园林绿化精细化管理“郑州模式”的脉动,以及此举在园林绿化系统激发的巨大潜力。

机制创新破解管理难题

郑州市对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模式的探索要追溯到4年前。

2006年,郑州市经过5年的国家园林城市创建,以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34.9%、绿地率31.7%、人均公共绿地8.17平方米的优异成绩,跻身国家园林城市行列。

为了实现市民出行300~500米见到游园绿地的目标,从2001~2005年,郑州市通过新建公园游园、建设滨河公园、打造道路生态绿廊、提高居民小区绿化率、见缝插绿等方式,在市区新增绿地2336万平方米,相当于100个碧沙岗公园,超出了过去20年郑州绿地面积的总和。

“城市三分建,七分管”。作为唯一有生命力城市基础设施的园林绿化,更须臾离不开园丁的精心呵护。在继续实施新增绿地的同时,高标准管理好园林绿化,提升园林绿化的品位,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成为管理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

面对旧机制形成的管理较粗放,标准不高,职工惰性大,有的出工不出力等局面,如何才能无愧国家园林城市的美誉?怎样才能高标准把园林绿化管理好,让市委、市政府放心,让市民群众满意?

“把压力转变为创新的动力,把创新管理和科学管理作为推动园林绿化管理上台阶的突破口,用创新的思维实施创新管理。”市园林局党委一班人在反复思考研究后,找准了园林绿化管理难题的破解之道:创新管理模式,引入竞赛考评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

“动力推拉管理机制”一招中的

“挑夫上山为什么比普通人走得还快?因为肩上有担子。”三套竞赛考评方案的制定者、深谙管理学的市园林局领导班子由此受到启发:只有给基层管理者以压力,才能使之产生动力。

郑州市园林绿化管理有三大方阵:一是市园林局直属的17个园林绿化管理事业单位,二是所辖15个县(市)区的园林绿化单位,三是在政府公开招投标中中标的70家社会化公司。其中第一方阵由市园林局直接管理, (下转第三版②)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