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杀手亡命》
母爱永恒
河西暖泉
2
11
董非的诗
北方的大白菜
秋染大地
幽居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母爱永恒

“每当我在路上停下脚步,望着天空我都会看到你,每当我从荒芜的梦中惊醒,流着眼泪我都能感觉到你。”这首《母亲》歌,几天来时常萦绕在我的耳边,深深唤起我对逝去不久妈妈的思念。

道道山岭,条条石沟,低矮的草房,参差的树木,这就是我记忆中三十多年的家乡。早晨,还是月色朦胧、星星点点,妈妈就扛起锄头下地了,等到太阳跃出地平线,金丝洒向田野,妈妈已锄完了半亩多地,晚上夜幕已经拉上,萤火虫似的灯光从农家窗子里透出,妈妈才背着干柴,手握大锄,慢慢走下山岗。妈妈就是这样,为了一家人生活,天天操劳忙碌。

记得一个初秋的早晨,刚下过雨,妈妈和往常一样天不明就下了地,已过了早饭的时间,仍不见她回来,我和奶奶刚走出村口,老远就看见她肩扛一捆草叶,手提镢头,一瘸一拐地走着。原来妈妈筑平一块石头荒地后,想拔一些草叶回家喂猪,因雨后地堰太湿,不慎一头栽下两米多的深沟,额头流出了鲜血,血染红了草地,带血的泥水糊满了全脸,她躺在地上,搓了一个多小时腿才站起来。因舍不得扔下那捆草,忍着疼又试了很多次才将草重新扛上肩,就这样瘸着腿在山道上蹒跚而行。我和奶奶赶忙迎上去,只见妈妈脸已肿的亮明,露水湿透了衣衫,黄泥沾满了裤子。妈妈,我流着泪跑过去紧紧地扶住她。

那时,农村十分贫穷,我家人口多,妈妈是家里挣工分的主力,她撑起了全家。家乡漫山遍野都是杏树,杏花盛开时,山村是一片花的海洋,真是秀丽壮观。树叶为人遮凉,果实供人食用,老去后枯干的树枝做柴。啊妈妈,你正是家乡的杏树!多少年风雨默默承受,多少年付出不问收获。

妈妈在田地里是一把好手,在家中更是料理的细致周到。春天拆洗衣被,夏天缝衣做鞋,上至奶奶,下至我儿子,一家人的衣帽,哪一件不是妈妈在煤油灯下一针一线缝出来的?热天来了,凉秋的衣服已经做好;秋天过了,冬天的棉鞋早已放在床头。我上初中是在十几里外重点学校,每逢周末回家,妈妈总是急忙给我洗衣服,缝补破损的衣袜,真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深夜,妈妈在煤油灯下给我做衣服的情景,至今铭刻在心!

后来,妈妈随我来到了县城,改革开放使人民的生活渐渐好了起来,但是妈妈仍然保持勤俭持家的作风。早上她给百岁的奶奶做饭,奶奶剩下的饭菜她清底;中午我儿子回家吃饭,时常慌着走,留在碗里的一点残羹她吃了。有时我因事突然不回家,做饭多了,她就得多吃几天。妈妈就是这样,一人吃了三代人的剩饭,甚至有时饭菜有点变味,她也舍不得倒掉。我们常劝她别那么省了,而她总是说小时候灾荒年人吃树皮,现在富了可不能浪费。我有不吃早饭的习惯,妈妈心疼我,晚上下班回家,她总是油煎鸡蛋让我加馍吃,而她老是吃中午的剩菜。有一次,我拿起一个馍加煎鸡蛋,塞进她的手里,硬让她吃了一口。“好吃不好吃?”我问。“好吃!”满头白发的妈妈抬起头大声说道,我看见她笑得那么甜蜜。妈妈十分节省,可是遇见困难的人却总是主动伸手相助。她常常找些旧衣服送给捡破烂的,拿点钱物接济体弱病残的老人孩子。生活节俭、乐于助人的美德充分在妈妈的身上体现。

“我好想抚平你脸上的皱纹,我好想抹去你心底的伤痛。”可还没来得及,妈妈就走完了她的人生之路。虽然再也听不到她熟悉的声音,再也看不到她慈祥的面容,再也回不到她的身旁,但无论沧桑变幻,那份恩情依然留存!亲爱的妈妈,一路走好,母爱永恒!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