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20版:新政影像 上一版3
人与水 和而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人与水 和而美

本报记者 尹春灵 李伟彬 刘栓阳 高凯 通讯员 刘宏民 杨根红 杜普 文/图

一部电视剧的主题歌这样唱道:“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但如今的新郑,“河已不是从前那条河,水也不是从前的水”。

有了水,新郑一望无际的农田得到了及时的灌溉,薄田变良田,“靠天田”变成了“旱涝保收田”,呈现出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粮则粮的欣欣向荣景象;有了水,市民可以感受到清新水气带来的和谐氛围,在水清岸静的河边流连忘返;有了水,群众的笑脸多了,钱袋鼓了……

新郑市做的一篇篇和水有关的文章,带来的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多重“回报”。在新郑,人们对水利的变化津津乐道。“城市是打开的书本,从中可以读到它的抱负”。新郑正是坚持着人水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治水理念,才铸就了人与水、和而美的新郑。

和谐新郑,人水和谐从何来?坚持五个注重、做到五个到位,这是新郑人的做法。

注重科学治水,做到理清思路、规划到位;

注重集约用水,做到加大投入、基础到位;

注重人水和谐,做到改善民生、服务到位;

注重规范管水,做到创新体制、管理到位;

注重大兴水利,做到精心组织、保障到位。

新郑市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的基础上,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动全民创业的基础工程、促进农业增效的效益工程、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而今,清水潺潺绕城区,城乡风景美如画。新一轮水利建设的大潮正在新郑大地掀起。可以预见,人水和谐的新郑水利必将催生出新郑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勃勃生机和不竭动力!

水利建设,人人参与。

水厂实验室人员在进行饮用水检验。

开展防汛抢险演练。

水土保持,造福于民。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确保群众吃上安全水。

对井渠设施进行检查。

技术人员在调试农田水利设备。

部门联动齐上阵,协力抗旱保丰收。

河道治理,清淤保畅。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