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积极做好本职工作
为妇女儿童办实事
工业立市不动摇
建设巩义宜居城
相互扶持共同协作
实现高校地方共赢
强化铁路枢纽地位
促进郑州经济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 打造平安公交
市一院接管港区人民医院
本报校园记者站
庆祝成立六周年
(上接第一版②)
(上接第一版①)
提高地税工作质量
树立干部良好形象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上接第一版①)

(上接第一版①)全会提出,要牢牢把握“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要任务,加快富民强市步伐,全力改善民生,着力打造最佳投资环境城市、最佳人居环境城市、最佳创业就业环境城市和最佳旅游环境城市。加快推动工业结构调整,按照高质、高端、高效的方向,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发展服务业,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建设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建设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优先发展高成长性区域、高成长性产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加快产业集聚区和大型企业集团的培育和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加快建设现代化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发挥中原经济区交通节点新优势,推进航空、铁路、公路枢纽联动发展,加快建设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要求,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不断拓展改革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建设开放型活力城市。强化党风廉政责任制,建设法治和服务政府。

全会提出,要认真贯彻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着力发挥省会优势,不断增创经济发展新优势。要按照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和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要求,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汽车和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物流商贸、文化创意旅游等战略支撑产业,加速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和物联网等战略新兴产业,做大做强铝及精深加工、纺织服装、食品、耐材、建材、能源和轻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坚持以政府引导和市场相结合,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积极发展会展、中介、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房地产、建筑安装、社区服务、健康休闲等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区,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力推动“郑州制造”向“郑州创造”提升,将郑州建设成为创新体系健全、资源集聚、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的国家创新型城市。

全会强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逐步完善均等化、广覆盖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形成民主法制健全、彰显公平正义的社会发展新体制。大力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优质医疗资源倍增工程、就业创业提升工程、社会保障全覆盖工程、安居保障工程、畅通郑州工程、文化设施提升工程、市民菜篮子工程和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提高人口素质,切实保障公共安全,持续加强社会管理和民主法制建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设民生优先的和谐城市。

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惩防并举,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牢牢树立务实为民的作风、以身作则的作风、具体求效的作风、勤政廉政的作风、抢抓机遇的作风和尊重科学、尊重规律的作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郑州持续跨越发展的强大力量。

全会号召,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作风,聚精会神,励精图治,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为建设郑州都市区,持续推进跨越式发展,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全面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