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4版:周末聚焦 上一版3
志愿服务社会 无私创造和谐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他们来自社会各个阶层 他们却有着共同的名字
志愿服务社会 无私创造和谐
相关部门期盼出台保障条例
市妇幼保健院青年志愿者到市儿童福利院看望孩子们。
大学生志愿者在农民工子弟小学同儿童一起做游戏。
青年志愿者在绿城广场以行为艺术形式倡导节能减排、绿色出行。

本报讯(记者 覃岩峰)昨日,金水区丰庆路小学举行了校园安全应急演习,来自金水区卫生医疗系统的志愿者为小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这也是我市志愿者首次走进普通小学校园。记者在随后的采访中发现,虽然有了越来越多的第一次,但这些活动并没有使志愿者们的热情服务得到被服务者的完全认同。在一些市民看来,志愿者的服务理所应该。

不被足够尊重

“我们经常接到一些市民电话,有人叫志愿者过去帮忙带小孩、照顾老人。过去一看,主人完全有能力做这些事,但如果拒绝有时还会被恶语相加,他们认为志愿者就是免费给人服务的。”说起志愿者工作中的困惑,团市委副书记李磊认为,首先是要向市民普及志愿者知识,让他们清楚志愿者这个概念。

不只是少数市民对志愿者的概念有“误解”,一些部门和单位对于志愿者活动也显得不太尊重。“有一次参加活动,前一天还谈好了由相关部门负责为志愿者们提供中午的盒饭,但第二天去了40多名志愿者却只领来20多份盒饭,很多志愿者连肚子也填不饱,严重影响他们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一位参与活动组织的大学生志愿者对记者说。

缺乏相应保障

在实际工作中,团市委的一组数据更让人对志愿者活动充满了担心。据调查,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有近一成的志愿者受到过身体伤害,一成多的志愿者受到过精神伤害。由于没有相关法律法规,我市98%的公益组织从未与志愿者、服务对象签订正式的服务协议;99%的组织从未给志愿者购买保险,提供安全、医疗卫生保障等。在志愿者为社会提供服务时,由于不可抗力或意外事件造成的人身和财产损失,无人承担补偿责任。

期盼法规出台

对此,李磊表示,志愿者指的是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这样的人群理应得到市民的尊重和理解。

“虽然我市注册志愿者接近40万,但由于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志愿者活动要想在市民中赢得共鸣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负责全市志愿者工作的团市委志工部部长王军强表示,团市委一直在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提建议,希望能制定出台《郑州市志愿服务条例》。

王军强说,条例将对志愿服务的社会定位、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权利与义务关系等进行明确的法律界定,以此来保障志愿者的法律地位和自身权益。

从郑州绿博会到广州亚运会,有大型活动的地方便有志愿者的身影。今天,我们再次迎来一年一度的“国际志愿者日”,这些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志愿者也迎来了自己的节日。

据悉,截至目前,郑州市注册志愿者数量接近40万人,虽然只占到郑州人口总数的二十分之一,但他们产生的效果却值得每个人向他们致敬。在“国际志愿者日”前夕,本报记者采访了今年全市评选出的部分十佳志愿者个人和集体,希望用他们的事迹,激励更多的人走进志愿者队伍,为郑州和谐做出贡献。

7年志愿服务

参与志愿者活动,张楠已度过7个春秋。从2004年开始,他便致力于关于“艾滋病”的志愿服务,曾多次走访各地考察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家庭的生存状况,宣传艾滋病知识;发起创立笔友俱乐部、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与200多名艾滋病家庭孩子建立笔友联系;并推动北京河南两地多所高校的艾滋病宣传和志愿服务。2007年4月,他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首批授予中国的“携手抗击艾滋病”青少年爱心大使之一。

今年以来,张楠开始关注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问题,并发起了“快乐儿童项目”,他带领志愿者们利用周末、假期等,针对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开展学习、生活的志愿者活动,成为孩子们心中的“知心哥哥”。

两赴灾区援助

郑州新力电力有限公司发电部的刘磊是个普通工人,他却在汶川、玉树两次重大灾情奔赴“前线”。

2008年,刘磊带领由15名户外运动爱好者组建的河南山地救援队,携带募集和购买的3车物资奔赴灾区。刘磊一行在成都、都江堰、绵竹、青川等地进行了五天艰苦的志愿行动。救援组队员们胸挂生死牌、冒着强烈的余震,搜索失踪人员遗体,并协助空降官兵搭建帐篷安置灾区群众,还对沿途村庄进行消毒防疫工作。刘磊本人因为在抢险救灾中的突出贡献而获得了四川省抗震救灾模范称号。

2010年4月14日,在青海玉树地区发生地震后,刘磊迅速组织志愿者队伍,经过3天艰苦行程,他们带着总价值371万余元的救援物资抵达了玉树,克服高原反应等种种困难,将救援物资全部发放到灾区群众手中。

从事志愿者工作两年多来,刘磊发起了16次公益活动,累计捐赠物资和募集资金数百万元,帮扶困难人员8000余名。

立足校园奉献

成立于2005年11月29日的黄河科技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刚刚度过五岁“生日”。本着“立足校园、奉献社会”的宗旨,服务奥运、支援西部、关爱农民工等,足迹遍布省内外。

2008年起,青年志愿者协会就走上了关注环保的道路,70余名志愿者参加了河南宋庆龄基金会等单位联合发起的“绿色筷联盟、爱心快行动”大型慈善义卖活动;2009年7月,协会发起了国内首次大学生徒步调研黄河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成员零距离了解黄河水质及周边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志愿者的每一次行动,都希望能带动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来。”该校团委的严加鹏说。

让爱心传递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爱心传递也能产生“蝴蝶效应”,这种感受正是金水区南阳新村街道办事处绿城社工服务站带给人们的深切体会。

作为河南省首家、全国第二家专业社工机构,绿城社工服务站成立于2005年7月20日,同时也是郑州大学等六校社会工作教育实习基地,省会高校志愿者活动实践基地。服务站倡导“有困难找社工,有时间做志愿者”,把具有一定社会责任感的群体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据绿城社工服务站站长陈骋介绍,服务站是以“助人自助、救难解困”为宗旨的公益性社会组织。目前,机构拥有专职人员3人,注册志愿者5800余人,联系会员团体55个。今年10月,绿城社工服务站率先发起了“中原社工志愿服务圈”战略,在全市组建了28家绿城社工高校及企业联络站,实现了志愿服务组织的有效联动。机构自成立以来,实施“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重点开展了关爱农民工子女、白血病救助、志愿者培训等多种形式的爱心活动500余次,累计直接受益对象9000余人。

本报记者 覃岩峰 左丽慧 文 丁友明 图

为志愿服务

寻找长效机制

覃岩峰

汶川地震,他们冲在抢险救灾第一线;北京奥运会,他们为各国嘉宾做引导员;刚刚结束的广州亚运会,我市志愿者们同样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中原力量,什么是郑州精神。

从团市委提供的数据看,从1993年至今,来自方方面面、各个阶层的志愿者,从事着平凡而又伟大的工作;他们向社会提供了近80万人次、超过2亿小时的志愿服务,这一切都源于他们有一个共同信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在北川回郑的火车上,记者曾经与一名志愿者交谈,这名志愿者将准备创业的10多万元全部买成物资,租了一辆大货车开赴灾区。他拉去一车物资,却没想起为自己准备吃的食品。

同样,在我市招募的亚运志愿者中,记者听到了这样的故事:有一名志愿者刚刚大学毕业找了一份月薪5000元的工作,却毅然辞职开始了志愿服务之路。

志愿者永远不缺乏对生活的热爱,对人与人之间友善互助的追求。然而在一次次志愿行动中,大众对志愿者的支持还不够。除了喝彩,我们应该为之寻找一种长效机制,这种机制可以是法律法规,也可以是各相关单位、部门为志愿者服务提供的保险、工伤等保障,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快乐从事志愿者服务而无后顾之忧。

志愿者“格言”

“有人会问,做志愿者究竟能够带来什么?首先志愿服务会给我们个人带来变化,其次志愿服务也会给我们的服务对象带来变化。” ——张楠

“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企业基层工人、一个河南青年,但我坚信和固守的是一个信念——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追求的是一种精神——即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的‘三平’精神!” ——刘磊

“人需要快乐,快乐的来源多种多样,但奉献的快乐却是其他快乐不能比拟的。” ——李新军

“做一名志愿者的真正意义在于奉献和付出,心中有他人,心中便有了爱和快乐!” ——毛艳

“作为志愿者,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我们做的事情也许很平常,但是精神伟大!” ——余思思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的志愿者服务项目也在一次次创新,但是我们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宗旨从未改变。” ——王奕

“我喜欢青年志愿者这个群体,帮助了他人,快乐了自己。” ——姜建宇

“有人说志愿者就是‘作秀’,那我想我一直要作这场秀,并希望加入‘作秀’行列的人越多越好。这种公益的秀要比不切实际的口号强太多!” ——张成隆

覃岩峰 整理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