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郑风 上一版3
《巨流河》
白地的诗
老外与“红包”
11
20
母亲魏云轶事
扬子江畔
静丝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老外与“红包”

老外与“红包”

表姐在美国一家科研机构工作,对西方人的“节日人情”很熟悉。日前发E-mail告诉我:感恩节后,美国即进入火热的“圣诞购物季”,她也利用业余时间购买各种圣诞礼物。去年圣诞节时,她正在英国公干,也送出和收到不少圣诞礼物。她说,英国人平均每人要花费300英镑购买圣诞礼物,送给家人和朋友。为了用着实惠、送得体面,许多人不惜在商场外冒严寒排长队,为的是买到节日打折商品。

欧美人互送的节日礼物可谓五花八门,但一般是体积小、外观美的小玩意,而且价格不很昂贵,如围巾、领带、内衣、钱包、皮带、糖果、红酒、畅销书、电子玩具、咖啡具、微波炉碗、小工艺品、美容化妆品等。

在美国,平均每年花在圣诞礼物上的钱高达65亿美元,而买错礼、送错人的事情也屡见不鲜。我表姐去年圣诞节收到一件标价50美元的毛衣,打开一看却是30年前老掉牙的旧款式,而且又松又大,本来她已经有好几件毛衣了,捧着这件礼物真令她啼笑皆非。而最近表姐自己竟然也犯了类似错误,去年元旦时她给一位女友送去一本《世界是平的》畅销书,女友连声称谢,不料当晚女友却打来电话,称这是她收到的第三本同样的书了。

人各有所爱,因为不少礼品在收礼人眼中一文不值,所以近年来西方人的送礼观也开始改变。或许受中国传统风俗的影响,不少老外开始喜欢利是(红包),他们认为送钱更实惠,也更惹人喜欢。正当红包悄然在欧美走红之际,美国心理学家却指出,送现金代替送礼物很令人尴尬,甚至使人有被侮辱之嫌。但送些小钱给对方的孩子,倒比较可以接受。不过也有人认为,中国人热衷于过年送压岁钱,是以最有效的方法调配资源,既务实又具亲和力,让收礼者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何乐而不为呢!

或许是为了减少“被侮辱之嫌”,欧美各国现在很流行礼物卡。表姐说,礼物卡相当于中国的储值卡或代金券,人们凭礼物卡可以在规定的商店购买(兑换)相应商品。这种礼物卡有效期大多在三至四年,实用性很强。表姐今年就用收到的礼物卡为自己添置不少心爱之物,包括最新款式的智能手机。对那些过期而未使用的礼物卡,发卡单位会将其捐赠给慈善组织,兑换成节日礼物送给孤寡老人或残障人士,使其“物尽其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