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巡礼2010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港产业集聚区的美丽“嬗变”
崛起中的特色产业聚集地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新港产业集聚区的美丽“嬗变”

数字见证 成就喜人

12月4日,新港产业集聚区洒满阳光。

垂柳枝条袅袅,莲河微波粼粼。

走进新港产业集聚区,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卷,呈现在记者眼前。然而,这里不仅有诗情画意,更有火热的建设场面和喜人的发展成就。

投资28亿元、年产240万吨的华辕煤业;投资15亿元的国际石材城项目;投资10亿元的中国建材集团节能型耐材基地;投资5亿元的达利集团食品项目;投资5亿元的白象二期扩建项目等10多个亿元以上项目正在开工建设,塔吊高耸,机器轰鸣。

截至目前,新港产业集聚区已初步形成了以白象方便面、雪燕制粉为主的食品加工产业;以中铁物流、中储粮新郑分公司等企业为主导的仓储物流产业;以瑞泰科技、四川康泰等企业为主导的建材科技产业;以天津药业、卓峰制药等企业为主导的医药加工产业;以华辕煤业、热电联产项目为主导的能源产业。

今年1至10月份,该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入56.2 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40.5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06亿元。集聚区内企业个数达到123家,规模以上企业66家,就业人数达到4万人;洽谈、签约、在建超亿元项目22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

置身新郑市新港产业集聚区,我们仿佛聆听到了这里加快发展的脚步声。世界500强、国内100强等许多国内同行业一流集团公司、行业领军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新港产业集聚区。富士康60多家配套企业、海马汽车200多家配套企业、深圳航空公司飞机零配件制造近百家配套企业都把新港产业集聚区作为入驻中原的首选之地。近一年来,该区共迎接国内外考察团116起。

“现在客商一批接着一批,来访的、洽谈的、咨询的、签约的,可以说应接不暇,我们基本就没有休息日了。”刚刚临时接待客商咨询回来的该区招商处负责人说。

依托优势 科学定位

成为省首批对外开放的重点产业集聚区一年多来,新港产业集聚区以其独特的禀赋显示出后来居上的气势: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快速推进,集聚区的承载能力得到不断增强。“我们到这里投资兴业,看重的就是这里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储粮新郑直属库现场工程师郭兴浩坦言投资新港产业集聚区的初衷。

集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三港合一的区位条件,奠定了新港产业集聚区发展优势。

新郑市新港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政府2008年年底命名的省级产业集聚区,2009年6月又被河南省政府确认为首批对外开放的重点产业集聚区,是以粮油食品加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物流商贸服务业为辅助产业的新型产业集聚区。东临京珠高速,西临京广铁路,北至南水北调总干渠南侧,南至京珠高速新郑出站口。107国道、郑尧高速、石武铁路客运专线以及连接机场的S223省道等构筑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是中原地区唯一集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三港合一的产业集聚区,享有“铁公机”美称。“我们的区位优势是独有的,要在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的同时,坚持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双驱动,逐步将集聚区打造成为新郑招商引资的桥头堡、科技创新的孵化器和经济发展的带动区。”该区相关负责人的信心和决心溢于言表。

为了科学规划集聚区产业布局,新港产业集聚区专门邀请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河南省新港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根据地区资源优势,粮油食品加工、电子信息、汽车零配件、装备制造、物流及其他高新技术产业是新港产业集聚区发展的重点。“集聚区选择项目落户,更重要的是看项目的质量。鼓励粮油储运与加工和新型电子工业等符合规划功能定位的工业建设项目入驻。”该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集聚区在规划中提出,对入区工业项目的筛选严格贯彻循环经济,考虑上、下游产品的关联性,尽可能延长产业链。入区工业项目的生产工艺水平、技术装备水平、能耗、水耗、排污及清洁生产水平、管理水平等,应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让集聚区的成长更有潜力。同时,区内的园区先后获得郑州市重点特色园区、河南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郑州市民营企业科技园等荣誉称号。

筑巢引凤 用心留凤

曾经是杂乱的荒草地,如今投资建设大潮涌动。

寒冷的冬日,新港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全体干部职工却有火一样的热情。工作不分分内分外,忙起来不管白天黑夜。因为这班人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把“巢”筑好了,才能吸引更多的“金凤凰”。采访中记者看到,通过近两年的开发建设,集聚区的投资环境这个“巢”已经日臻完善。

集聚区成立后,按照高起点、高水平的标准,建设 “八通六有”(通道路管网、通公交车辆、通上下水、通电力设施、通道路照明、通节能型燃气、通有线广播电视、通邮政通讯和有省级水平以上的集聚区总体规划、有特色明显的品牌企业和产业聚集、有符合集聚区特色的标准化厂房、有完善的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有街头游园等公共娱乐设施、有强有力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措施)的配套基础设施。今年以来,基础设施累计投资 10356万元,截至目前,集聚区内基本实现供水、供电、供气等管网一体化,集聚区的承载能力得到不断增强。

要“引凤” 更要“留凤”。

为把新港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特色突出、产业集聚、产业链条完善的全省一流集聚区,该区着力打造“融资平台、服务平台、招商平台、设施平台、协调平台”,对入驻企业推行“保姆式”服务,始终把服务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意识放在首位,强化服务意识,树立“快速反应、马上就办、跟踪服务、责任到底”的理念,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为入驻企业创造“低成本、零障碍、高效率”的投资环境。该区还成立专门的协调工作组,按照市政府百名领导干部联系百家工业企业、协调百项工程、新招百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企业(项目)的“三个一”工作机制,定期听取汇报,协调解决问题。“从6月23日签约到7月17日的开工建设,历时不到一个月,如此高的工作效率让我们非常放心。”河南达利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该区快捷高效的工作作风深有体会。

在新港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干净整洁的办公大厅,记者发现每一名工作人员的办公桌上都有一本小册子,内容是关于集聚区方方面面知识的汇总。“我们每周五下午都有集中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的时间,为了给客商提供最优的服务,每个人都不能‘掉链子’。”不仅加强业务学习,该区领导还带领相关人员到山西长治、中牟汽车工业园、郑州经开区等一些先进的产业集聚区去取经。“现在任何一位来访的人问起集聚区的规划,乃至各项优惠政策,都会得到满意的回答。”该区招商处负责人满怀喜悦。筑巢引凤,用心留凤,新港产业集聚区良好发展环境的背后有这样一支优秀、干练、高效的干部职工队伍。

河南达利食品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5亿元,建设6条生产线、4个仓库,全面生产达利集团旗下 “和其正”、 “优先乳”、“青梅绿茶”系列饮料,产品主要销往周围600公里左右内的省、市、县(区)。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饮料30万吨,实现年产值10亿元以上,年利税约4000万元。

瑞泰耐火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国家“863”计划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为研发平台,通过不断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等手段,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实现了快速发展,2009年销售额达到5510万元,2010年计划达到1.1亿元以上,已成为国内主要环保型耐火材料制造商。

•新港产业集聚区位于新郑市中心城区东部,京广铁路从其西部穿过,东部毗邻石武高速铁路和京港澳高速公路,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

•新港产业集聚区是新郑市“一个中心、三大板块”发展布局中的临空板块主导发展区域。全省首批24个对外开放重点产业集聚区之一。

新港产业集聚区区位分析图

记者感言

依托优越的区域位置、便捷的交通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新郑市新港产业集聚区以科学、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为打造全省一流的产业集聚区奠定了基础,蓄势待发的新郑新港产业集聚区必将成为新郑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桥头堡”。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