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说服市民
才能达成“治堵共识”
特殊政策应避免伤害社会公平
消费不是刺激出来
是开发出来的
漫画:无题
“蛋屋”是民生哀伤
与痛苦之标本
多地酝酿出台限车令解决交通拥堵引热议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蛋屋”是民生哀伤
与痛苦之标本

“蛋屋”是民生哀伤

与痛苦之标本

戴海飞的房子被拆了。不,严格来说,是他的“蛋屋”搬走了。在媒体关注、社会关注、城管关注之后,这名刚从湖南城市学院毕业加入北漂族的邵阳小伙,失去了一个并不温暖但属于自己的家。他要重新寻找栖身之地。在这个呵气成冰的夜晚,这个凭他父母的收入“可能要两三百年时间”才能买得起房的城市。(12月7日《潇湘晨报》)

十多人一阵吆喝,那颗著名的“蛋”便被移走,送往一个外人所不知的地方。“蛋屋”保不住是一定的,从它造好之日起就注定了这样的命运。因为“蛋屋”牵扯到的人和事太多。它不但扯住了城管的神经,“蛋粉”们的神经,还有力地扯住了社会的神经,制度设计的神经,某些利益集团的神经。

戴海飞“造蛋”,源自一个简单的理想: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他“不想蚁居在城市偏远的角落,不想把辛辛苦苦挣来的工资给了房东,不想每天花两三个小时用在挤公交车上”。家的概念是什么?无非是有所屋子能遮风避雨,无非是有个栖所能放置心灵,无非是有片天地能安身立命。戴海飞在“造蛋”的过程里有段复杂的心路历程,携带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民生意愿的酸辛,但一个简单的理想中所包含的也正是简单的民生题解。可以说,现在的民生不是一般的艰难。资本和房价一同疯狂,居者有其屋的社会理想变成了多数人都难以实现无望抵达的痴梦。被令人咋舌的房价灭掉的中产们尚且为做房奴愁得寝食难安,繁华都市哪会有北漂族安然的容身之地。“蛋屋”这个“城市下的蛋”被击碎属社会之正常,而不是相反。

有网友说,“蛋屋”是草根用行动对高房价的一种抗争。这话说得过了。蛋形蜗居是民生哀伤与痛苦的标本,它的存在意义高于所谓抗争的意义。在这个年代,疯长的房价已制造出了许多民生哀伤与痛苦的标本,“蛋屋”只是近期鲜明夺目的一个。社会不能容忍一个草根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孵化的“蛋”,具有广泛而深刻的隐喻性。本土的既得利益集团从来就是只考虑只顾及自己利益的一群,他们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对社会其他人群的善意,更没有尊重穷人生存权和选择权的习惯。而这些正是贫富差距拉大后,匮乏公平正义引发社会阵痛,社会族群关系撕裂的主要原因。

北漂族的戴海飞把一所房屋压缩、简化成了一个“蛋”一张床,穷人作为一个广大的群体其生存方式还能极简到何等地步、何种程度?每个人的生活都需要创造,而“蛋屋”作为一个符号,创造的却是刺目的哀伤。追求自由的生活模式不过是个说法,不过是个自欺,不过是个幻想,立在寒风中的“蛋”哪能算作居住意义上的屋,它不过是草根阶层最低生活诉求的一个象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一句口号,但一个城市却不能只当口号喊。如果人们只能在思想上意淫,却缺乏宽容、包容的理念和精神,缺乏共生思想的自觉,缺乏文明进步的实质内容,那么类似于“蛋屋”这样民生哀伤与痛苦的标本就还会不断地被制造出来。 今 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