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为经济发展营造更优环境
啓福大道建成通车
荥阳完成
五村联建
亚残运会
广州开幕
抓落实首先是抓不落实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省级新农合20日起即时结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抓落实首先是抓不落实
——议新形势对领导干部的新要求(八)

张书臣

抓落实首先是抓不落实,是一个很富哲理的观念。说它富有哲理,是因为工作上只有两种行为,一个是落实,一个是不落实。把不落实的问题解决了,剩下的就是落实。

抓落实首先是抓不落实,之所以把抓不落实放到了首位,我想,那是因为它很重要。一来现在不落实的事情很多,不抓,工作就无法推进;二来如果放任不落实的人和事,那么,人人想干事、人人真干事、人人干正事的氛围也就难以形成。这两点,都很关键。

抓落实首先是抓不落实,那么, “不落实”在实际工作中有哪些表现呢?归纳起来,不外三个方面:

光说不练假把式,此其一。说着重要,做着不重要,眼下在不少领导干部身上都有体现。他们把抓落实看成了召开一次会议、传达一下精神、下发一个文件、提出几点要求,具体工作推动没人去抓。如果问他们抓落实的意义,他们能说出来一套又一套;如果问他们落实抓得如何,他们拿出来的材料一沓又一沓。实际上,他们那里的工作并无起色。说形象一点就是:手抓一把泥,脚踩西瓜皮;能和稀泥和稀泥,滑到哪里算哪里。

遇到困难绕道走,此其二。抓落实就是处理棘手的难题和复杂的矛盾,就是克难攻坚、不怕吃苦、不怕受累。但有的领导干部却不这样,遇到难题和矛盾不是积极主动地动脑筋、想办法、较真碰硬,而是找一大堆偃旗息鼓的理由。麻烦就推,困难就躲;顺境能坚持,逆境难继续。在他们看来,抓落实就应该像打牌、洗澡、唱歌那样轻松。好干的事情争着干,一旦遇到坎坷,便把事情搁浅了,让人民群众等得两眼发黑。

外表光鲜败絮其中,此其三。这就是常说的形式主义。形式主义貌似行动,但其实也是一种不落实。抓落实就是求实效,形式主义不可能达到这个目的。遗憾的是,有些地方有些官员仍然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工作过程图个热闹,打的是花拳,踢的是绣腿,看起来轰轰烈烈,实际效果一塌糊涂。向上汇报笔下生花,讲形势一派大好、讲成绩一套一套、讲问题一鳞半爪,大做文字游戏,甚至无中生有弄虚作假。这些所谓的“政绩”,和不落实不干事没什么两样。

抓不落实就是发现不落实的人和事。“不落实”往往很像落实,很具迷惑性。正因为如此,相关职能部门在监管督察落实情况时,务必要擦亮眼睛。一个地方或者一位领导干部是不是真的在抓落实,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都不能信,关键要看他们是不是把工作抓到过程、抓到一线、抓到细节。一要看是否有具体行动,二要看是否有扎实效果,三要看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没有行动的肯定是不落实,没有效果的也应视之为不落实,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就更是不落实了。抓落实有许多环节,譬如立即、譬如具体、譬如持续、譬如效率,这些方面体现不出来,那就不是真正的落实,或者干脆说是不落实。

抓不落实就是问责不落实的人和事。求发展重在抓落实,抓落实上的问题,就是发展上的问题,大得很。 “不落实”不仅会造成局部工作的被动,甚至还会影响全局工作的开展。因此,我们一定、必须、坚决硬起手腕加以问责。对于 “不落实”的人和事,不管有多少理由,也不管是什么背景,发现一个就要追究一个,发现一起就要追究一起,决不姑息迁就。你不落实,那就让别人来落实。工作决不能因一个人的行为而停止,发展决不能因一件事的干扰而停顿。严厉问责, “不落实”的人和事就会越来越少,抓落实的人和事就会越来越多,这是必然的规律。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无小,不为不成”。工作在于落实,抓不落实其实也是抓落实,是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措施。做到了这一点,我们的决策才能条条算数,我们的承诺才能项项兑现,我们的目标才能个个实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