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8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好戏连台喜迎新年
《爷们儿》
贺 岁
全球佳丽中国竞艳
精品剧目公益展演
京城盛开
“明珠幽兰”
创作
带给你最原始的感动
成人童话《小国王》
一本“走”出来的书
破未解之谜 重遗址保护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一本“走”出来的书

本报讯(记者 李 颖 实习生 朱张文)83块钱够干什么?连一张从成都到西藏的车票都买不到。然而在北京磨铁图书新近策划出版的《走吧,张小砚》一书中,穿着人字拖就敢去旅行的张小砚却因为意外的天灾——桥断路堵,只带着这么点钱走到了西藏。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作者张小砚就是书中的主人公。她原来也是普通的上班族,作为5·12汶川大地震的志愿者,她凭借自己的力量拉赞助招募志愿者,建起了7个帐篷学校。 2009年,她在去汶川回访帐篷学校孩子的回程路上,因桥断绕道,后又因成绵路塌方再绕道,渐渐走远……想不到这一路竟然历时71天,行程近万公里。张小砚沿途历尽艰辛,到了拉萨之后身无分文,靠在大昭寺门口乞讨得来的一些钱开始回程,最后,只花了83元就返回原地。

这部“走”出来的书中,张小砚用遇险、遭劫、爱情、乞讨、打架、拉萨、搭车、奇遇、恶狗、和尚、买卖、赌终身等12个关键词,31个驻地的经历,兜里只剩83元钱的窘迫和113篇日记,真实记录了自己从成都到西藏的冒险经历。早在《走吧,张小砚》出版之前,张小砚曾以“83块钱走川藏·西游记”为名在网站发帖,受到网民追捧,被评价为现代版的“黄蓉”。

“这场行走是用自己的生命做了一场实验,我想知道我究竟能走多远。在城市里,我们依赖物质,对金钱的依赖超过了人和情感,没有钱就没有安全感,我们把全部的精力用来追求物质生活的安全感,却没有关注精神上的安全感。我想知道,在没有钱的时候,还能用什么去面对这个世界,可以走多远。”张小砚说,“想做就做,忘记时光,记住爱”是她83元走川藏带来的最深刻体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