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管城区三年建成
18个“委员之家”
解决居民生活烦恼
帮扶组办实事不少
郑州高新区获批为
国家标准化示范区
我市“十一五”建筑
节能目标超额完成
绿衣天使传真情
公交增加班次 应对早晚高峰
图片新闻
全国首个民办教育就业市场成立
上接第一版
上接第一版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上接第一版

(上接第一版②)在区劳动仲裁委、区信访、区工会、区民政等区直部门设立了10个法律援助联系点,引导符合条件的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辖区各镇(街道)、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均有法律援助受理点,所有镇、街道办事处受理点安装了尾号统一为“116”的咨询电话,分别配备了3名法律援助志愿律师定期接待咨询,确保城市符合条件的居民在2平方公里范围内均可申请并得到法律援助,农村符合条件的群众在乡镇即可申请并得到法律援助。

早在2006年,金水区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法律援助志愿者在行动”,从首批招募法律援助志愿者20名,到2010年发展到123名,援助队伍在扩军。法律援助案件数量由2006年的160件到2009年的300件,数量和质量逐年上升。

前不久,在金水区文化路办事处俭学街社区“民安调解室”里,几个人握手言和。而几个小时前,他们却是气呼呼地走进这间屋子来的。2007年,金水区以3个个人名字命名成立人民调解工作室,“民安调解室”是其中之一。今年63岁的张民安和他的同事61岁的蒋根成,都是“民安调解室”的调解员,老百姓亲切地叫他们“金牌调解员”,因为很多疑难纠纷到他们这儿都能迎刃而解。从成立至今,“民安调解室”共接待群众来访200余起,调处解决矛盾纠纷108件,调解成功107件,调解成功率达98%。今年3月,金水区第二批以调解员任红利等五人命名的人民调解工作室揭牌成立,人民调解的品牌效应进一步扩大。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