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显绩”与“潜绩”
公车改革“败”在不透明财政
被和解
“非常态化”思维酿恶果
郑州2010年度热词盘点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公车改革“败”在不透明财政

据调查,我国每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1500亿元至2000亿元(不包括医院、学校、国企、军队用车以及超编配车)。全国各地试水的公车改革,大多以失败告终。(《中国经济周刊》12月28日)

公车改革的呼声由来已久,公车改革的尝试也并非新鲜话题,只是多沦为了形式主义,成为面子工程。譬如“厅局级以下官员取消专车”,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规范”,可按规定没有“专车”的官员,依旧乘坐着对应其级别的专属官车,真要被查,也能自圆其说。再譬如按照不同的级别发放车补,正县级多少、副县级多少、正科级多少……等级分明一目了然。从少数人拥有专属公车的权力,到所有在编人员都享有规格高昂的车补,如此车改即便真是“省钱了”,也省得有限。甚至,车补照领公车照坐,耗费的财力比车改前还要高。

不是规范不到位,而是制度难落实。让官员自己革自己的命,让渡既得的特权利益,这样的车改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可能。所以车改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治理的板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根子就在于,缺乏真正有效的监督。上级监督下级形同虚设,左手监督右手并不可靠,公车改革要想取得实质性的破题,必须要引入公共监督。而要还原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必须要首先构建起高效运转可监督可监管的透明财政体系。

官车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公共财政出资购买。问题的关键也正是在这里:那些违规配车和超标配车,是如何从财政列支资金的?有没有履行严格的财务程序,有没有经过人大的预算审议?

所谓官不在大有权则灵,在“权力财政”的背景下,想要让官员不买专车,又怎么可能?假如公共财政处在阳光下运行,公共资金的每一笔流向全部公开透明,全部接受人大监督和公共监督,官员违规配专车的事儿就会降至最低限度。反过来说,公车改革之所以推进艰难,之所以屡屡以失败而告终,就“败”在不透明财政。

构建起透明财政,在管理、预警、审计、监督四位一体的财政运行体系下,包括公车采购在内的一切公务消费都会可控和可监督。在我看来,构建透明财政是推进公车改革的一个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再“严厉”的公车规范终归是纸上谈兵——制度的规范和民意的期待,会在无形中被架空。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陈一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