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大昆仑——新疆秘符》
如何走进大师内心
我快到家了
猫蝶之年
3
36
爱书古今谈
秋山红树图
妹妹家乡弯弯的河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如何走进大师内心

谢 挺

我读书时就接触过至少两种吴清源的传记,一本是他的口述史《中的精神》,另一个是国内作者的演绎。虽然同一件事同一个细节,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感受认知都截然不同。不过作为一名划时代的东方文化的集大成者,多维视角的研读可以辅助我们了解的不足,至少可以弥补单一或者自我角度带来的缺失——田壮壮的电影《吴清源》就是一个有益补充。

这部电影拍摄时,我就在暗忖它的难度,不仅吴大师一生曲折传奇,就是大师精湛的棋艺如何展现也是个难题(有一位国手说世上真正懂围棋的不过四五百人),就说十番棋,虽似擂台,也是听上去的热闹,比起身体打斗,大脑的较量如何让人理解?甚至,我有些担心,影片会不会把吴大师简单地理解成一名爱国主义者?这并非我多虑,一些传奇故事就是用这种方式来刺激读者的心跳的。

电影把这些问题都绕过去,创作者中有位重量级人物,阿城——同样是个文化异才,几十年前他的代表作《棋王》正与棋有关。我以为《棋王》中冲淡平和的道家智慧,也在影片《吴清源》中得到了延续。吴清源神游物外的至人境界,非常人能体验,同时他特殊的际遇,也不是后辈棋士所能经历的。如何抚慰灵魂的痛苦,又如何面对内心的执著?这显然是作家关心的问题。在这一层面上,吴清源与一位普通人没有差别,也是在这个层面,吴清源才是可以被理解的。

于是电影跳过了吴清源如何进入日本的经历,直接呈现的就是吴清源与秀哉名人的旷世对决,但这局棋的结果影片并没有交代,转于叙述吴清源因精神压力而开始投身于宗教的修行。

事实上,影片对吴清源威镇东瀛的历程,讲述都是蜻蜓点水,片断、印象似的,关注的笔墨一直停在大师的内心。从他追随一位日本民间教派教主,到与她分道扬镳,其间唯一的亮色就是遇到了他后来的妻子和子。

吴清源在传记中说自己一生只做了两件事,真理、围棋。而真理排在前,足见胜负世界不过是他求“道”的一个手段。事实上吴清源后来的一些赛事,也的确是“教主”为他安排的,而他自己一直视“修业”为第一要务,无论战时还是和平时期,包括生病,甚至下棋时,感觉中吴清源与自己的追求没有稍许的离开——或许这对吴清源个人来说,对他的灵魂来说至关重要,而对广大的观众,非棋迷,甚至“吴清源”都不知何许人的新新人类,这部分内容当然不足以形成刺激的。但这又的确是一位扎根于华夏文化,吸纳东瀛文明,最后经过苦修,而傲然成为东方文化集大成者,一位划时代的大师最最核心,也最为动人之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