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内建立完善8个
农业育种研究平台
本报讯(记者 刘俊礼)昨日,记者从市农委获悉,《郑州市“十二五”农业生物育种发展规划》近日通过专家组评审,这是我省首个将生物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产业进行整体规划部署的城市。
《规划》明确了我市农业生物育种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和规范原则,提出了发展思路、建设目标和总体布局。“十二五”期间,郑州将建立和完善农业生物育种技术研究平台8个,引进、培养生物育种技术人才30~40名,培育20个左右主要蔬菜和农作物主导品种,新品种增产潜力提高10%以上;培育10个左右主要畜禽、水产养殖新品种(系),畜禽和水产新品种增产潜力分别提高10%和15%;建成特色明显、层次功能明确、结构合理的动植物良种繁育基地;建立以企业为主导,育繁推一体化的龙头企业1~2家,自主供种能力大幅提高,农业生物育种水平大幅增强,都市农业得到更大发展,带动农民人均年增收800~1000元。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加大对生物农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