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晓光 通讯员 张朝晖 文/图
狭窄破旧的院落,墙壁斑驳的瓦房,冷如冰窖的小屋,已经结冰的水缸,这是一个极其贫困的山村农民的家。父亲高位截瘫,母亲严重智障,年仅6岁的何福源用让人难以想象的坚韧陪伴年逾八旬的爷爷,合力共撑着这个几乎支离破碎的家庭。2011年1月2日上午,登封20多名网友冒着凛冽寒风赶赴登封市君召乡晋窑村,自发为何福源一家捐献钱物。在凛冽的寒风中,网民们簇拥着何福源,一曲《爱的奉献》唱得热泪滚流……
网友将捐款递过去,小福源(左二)和爷爷感动不已。
小福源给父亲喂水。
他是父母的贴心“特护”
2004年冬季,何福源出生在君召乡晋窑村一个贫困的家庭,父亲何二旦自幼患病,脊椎严重变形,丧失劳动能力。为了给何二旦治病,何福源的爷爷何柱忍痛卖掉了家里的30多只羊。祸不单行,何福源的母亲患上脑梗塞之后,虽经多方救治捡回了一条命,但是却完全丧失了生活自理的能力,成了一个废人。一日三餐,饭由爷爷来做,何福源负责给母亲送饭到手里,负责给父亲喂饭。年仅6岁的孩子学会了洗衣刷碗,自己动手照顾自己和几成废人的父母,感动了多少村里村外的乡亲父老。
穿戴都是乡亲们送的
1月2日上午,记者随登封论坛的网民们赶到何福源家,有人告诉网友们说,何福源穿的衣服、鞋子都是好心的乡亲们送的,虽然是旧衣服、旧鞋子,毕竟是饭充饥,是衣挡寒。“夏收秋种也都是乡亲们帮忙,山里人厚道,看着孩子和老人活受罪,谁都不忍心,一有事儿大家就都跑来了。”网民“雪山飞狐”和一名女网友将捐赠的鸭绒袄给何福源换上,小家伙很得意地在网民中间炫耀一般走来走去,又手捧一杯温开水到父亲的床头,喂父亲喝水时,记者听到他悄悄对父亲说:“门外的叔叔阿姨送我的棉袄,可暖和。”眼泪顺着何二旦的眼窝流了出来。
比同龄伙伴成熟
采访中何福源的班主任李老师告诉记者,何福源的学习成绩在全班排列前十名,上学从不迟到、早退和旷课。“作业从来不耽搁,但是放学后就马上跑回家里,不在外面玩耍。”李老师说。有村民告诉记者,何福源放学回家后,要么是帮助爷爷干活,要么是打扫父亲的小屋,其余时间都是上山拾干树枝,因为家里烧不起煤,爷孙俩只能到村外的山上拾干树枝,一小捆一小捆从山上捡回来。何福源还会用家里的胶桶提水,因为个子小,力量小,每次桶里只能盛很少的水,每次都是用胳膊挽着,回到家里,裤腿和鞋子全湿了。爷爷说,在家里,打水扫地已经成了何福源的习惯。
登封网友将爱心进行到底
2010年12月30日,登封网民“禾木”在登封论坛发帖《贫困家庭连遭不幸,六岁难童谁救助》,介绍了何福源一家的悲惨遭遇和目前所处的艰难困境,在登封网友中引起强烈反应,“阿呆”、“绝无仅有”、“永不言败”和“雪山飞狐”等网友发出倡议,呼吁广大网民救助何福源一家渡过难关,一呼百应,爱如潮水,网民们纷纷顶贴,自发捐助钱物。昨日累计捐款2200多元,衣物多件。1月3日,登封网民再次发出声音:“网络无边界,爱心更可贵。”呼吁各位网友捐献善款,给予小福源家无私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