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踏冰河
柳公权写诗
美 在 敦 煌
熊元善的诗
连载
连载
站 台
国画
国画
书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站 台

唐继东

站台本是承载着迎接和送别两种情绪的所在,可是不知为什么,却总会让人更多地想到离别。

古时没有站台,只有长亭短亭,而最让人伤感悲戚的,无外乎长亭送别。“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长亭晚送,都似绿窗前日梦。”一曲曲平平仄仄的诗词歌赋,道尽离情别绪,仿佛能让人感受到长亭处的芳草萋萋、暮色沉沉、秋意萧萧、别情依依。最能让人体会到长亭别离情绪的莫过于元曲,且不说脍炙人口的《西厢记》中的“长亭送别”,更有不同版本的《长亭怨》,把个离情渲染得淋漓尽致。“水远。怎知流水外,却是乱山尤远。天涯梦短。想忘了,绮疏雕槛。望不尽,苒苒斜阳,抚乔木、年华将晚。但数点红英,犹识西园凄婉。”

如今的出行有了多种形式,最常见的便是飞机和列车。

经常去机场送别亲友,却总是觉得那现代化的宽敞明亮的候机厅,不大容易令人联想到长亭。出行的人过了安检,摆摆手,消失在安检口明亮的玻璃隔断后面,送行的人看不见银鹰的凌空而起,转过身,还是喧嚣的人群,连离情也显得淡了。

倒是站台,令人那么自然地想到古代的长亭。

我不知道是谁开始用“悲秋”这个词的,但是,好像秋天确乎是一个最易伤情的季节。“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秋天里在站台送别,难不伤怀。

曾在一个秋日,去站台送别在外地工作的哥哥。

初秋的湖水,收敛了夏季的波浪和激情,瑟缩着微微抖动。站台旁曾经绚烂绽放的紫色花,也暗淡了光泽。多数送行的人只送到入口就回转了,那或许就是五里的短亭吧。到站台送别的并不多,就如古时十里长亭送别的也并不多一样。站台上的人寥寥的,先就显出了几分凄清。

正是大学院校开学的时候,有许多父母在送别远行求学的孩子。那些年轻学子的表现各不相同,有的洒泪惜别,有的踌躇满志,倒是父母的表情都是相似的,满心的担忧、期望、牵挂、不舍,都写在脸上,写在目光里,秋风吹起他们有些花白的头发,看着让人心酸。

有一个丈夫带着孩子给妻子送行。那妻子是短暂的出差,还是长期的驻外工作?局外人不得而知,只是看着孩子抱着母亲不肯撒手,丈夫正劝着孩子,自己却也是满面的伤怀。妻子狠着心头也不回地登上列车,身后,是孩子突然爆发的哭声。

站台上,一个女孩儿正和她的男友拥抱告别。那拥抱只是轻轻的,很快两人就弹开来,看得出是因为太多的目光感到羞涩。但是他们依旧喁喁低语着,有着说不尽的情话。列车就快开了,列车员已经开始大声催促,男孩儿依依不舍地登上车去,一人车上,一人车下,仍旧那么深情地对视着,不停地挥着手臂。列车徐徐启动,女孩儿看上去像是很平静,只是伫立在那里看着缓缓离去的列车。站台上零星的几个人都在往回走了,我也觉得再盯着那个女孩看颇不礼貌,便也移动了脚步。可就在回头的一瞬间,我看到了她脸上大滴大滴的眼泪,无声地落了下来。她一直站在那里,面对着列车开走的方向,秋风吹动了她的长发和裙裾,像一朵秋花一样战栗着、瑟缩着,站成了一幅风高露冷。

我很想走过去安慰她,但又觉得不妥。也许这样的时刻,对她来说,既是痛苦,也是甜蜜。没有感受过痛苦的人,就不能体会真正的甜蜜。

我于是慢慢往回走。秋风掀起一片片落叶,打着旋儿,落到站台旁的轨道上面,将本就遍是风尘的铁轨装点得更加苍凉。不知怎么,心好像一下子被那秋风吹得空空荡荡,一种莫名的伤感涌了上来。

站台,何止是让送别的人无限伤怀,那离开家乡、离开亲人、独自远行的旅人,恐更是感伤难言。

曾读到一首《十别歌》,是仿着《十送红军》那首歌曲的韵律写就的,恰是一个远行的旅人在站台辞别爱人后一路而作。从词句中可以读出,列车行驶了一天一夜,凄伤的旋律也萦绕了整整一个昼夜。一路上没有了亲人的笑语相伴,没有了爱人的温情满怀,没有了花丛中的甜蜜倩影,没有了月光下的并肩呢喃,耳畔是火车单调的哐当声,眼前掠过一个又一个站台,阳光下一闪而过的风景,夜色里漫无边际的黑暗,都牵动了无限的寂寞和凄情。诗句之凄婉,可谓回肠荡气,一折三叹。令人不由掩卷沉思,在分离的时刻,只恐相聚的时光越快乐,离别的伤痛越彻骨。任谁也无法知晓,是该感谢时光给予的快乐,还是该抱怨别离带来的伤痛。有多少无法说清的感与怨,在心头缠缠绕绕。

站台,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