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14
8
《科隆911》
秀 发
史学探源
一位母亲的独白
黄河凌花
梅花
香炉峰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无标题

源远流长腊八节

程勉学

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等,是华夏民族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据《祀记》中解释:“腊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上古祭祀祖先称为“腊”,祭祀百神称为“蜡”。因为“腊”与“蜡”相似,都是一种祭祀活动,又多在农历十二月进行,故人们便将每年的十二月称为“腊月”。

在我国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的祭祀仪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用以逐疫消灾。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一种驱鬼避疫的仪式。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为称十二月为腊月,故称腊祭这天为“腊日”。据《说文》载:“冬至后三戌日腊祭百神”。可见,先秦的腊日是在冬至后的第三戌日,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后因佛教的传入,腊八节又演化成纪念佛祖释迦牟尼成道的宗教节日。

据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伽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为拯救芸芸众生,他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在长达六年的修道中,他每天仅食一麻一粟,就在他被饿得奄奄一息时,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一瓯糜粥,他食后盘腿坐于菩提树下,终于在十二月初八这天悟道成佛。中国信徒出于虔诚,不忘释氏所受的苦难,遂与中国的“腊日”融合,在“腊日”这天喝腊八粥,并举行隆重的仪礼活动。

喝“腊八粥”,最早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节,不论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在白米中掺加些诸如红枣、莲子、杏仁、花生、红豆及葡萄等,用文火炖成七宝五味粥,谓之曰“腊八粥”,祭祀祖先。到清代,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全家人团聚在一起食用,并以此馈赠亲朋好友。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