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光明使者”:王新
完善基础设施
提高城市承载力
春运首日 客流略升
今年立法将给力
中原经济区建设
环保部核查组昨日
莅郑核查减排工作
省领导参加郑州
代表团审议报告
神州数码签约郑州布局IT产业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光明使者”:王新

本报记者 汪 辉 通讯员 宋连英 安 华 文/图

“追求卓越,创造完美。医生的职责就是要用最完美的技术给患者以最好的医治,技术和医德缺一不可。”

——王新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曾用此来形容女孩子天生丽质的美貌。但这惊艳的一瞥,倘若没有明眸善睐,顿然会黯然失色。眼睛是人类微妙而又复杂的心理语言最灵动的表达方式。然而,不少人的“心灵之窗”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秉承“追求卓越,创造完美”,“光明使者”王新的神圣职责就是尽力帮助更多的患者打开心灵窗户,看到一个美丽的世界。

故事之一:孤儿唱起了豫剧

时间:2004年6月6日

地点:洛阳福利院

初夏的晨曦,日出东方,灿烂的朝霞,犹如一幅美丽的图景挂在天边。

一大早,前往洛阳的路上,王新的心中亦涌现一幅动人的情景:阳光下,6岁的孤儿党浩翔,独自下楼,撒欢着扑到他的怀中……

小浩翔,患有先天性青光眼。不满一岁时,就先后两次被遗弃,后被送到了洛阳福利院。2004年,在洛阳市妇联组织的“爱心妈妈呵护”活动中,全国拥军模范乔文娟助养小浩翔成了他的临时“爱心妈妈”。

看着可爱懂事的小浩翔,乔文娟希望孩子能看到丰富多彩的世界。于是她四处奔波,最后辗转找到了王新。

“一只眼视力已只有光感,另一眼也只有0.04,眼压高达40多毫米汞柱,病情不断恶化。”检查发现,手术困难重重。

“不要把我送走,不要把我送走……”听说以后只能上盲人学校时,小浩翔紧紧拉住乔文娟的手哭喊着,不肯离开医院。

面对挑战,王新果断实施手术,并结合药物治疗,终于让小浩翔视力恢复到了0.25,达到了脱盲标准,以前走路让人牵着,现生活可自理。出院后,王新多次到洛阳给小浩翔复查、送药物,前后救助上万元。每次去,小浩翔都高兴地从四楼跑下来接他,手舞足蹈,还唱起了豫剧《朝阳沟》。

旁白:2004年10月,王新免费为义马9岁先天性白内障小姑娘实施了手术,并带头捐款2000多元。从2003年开始,7年间,他共为1500名患者实施了免费手术,为6000多名患者减免了近千元的手术费,为16位革命退伍军人实施了免费手术。到社区、农村义诊3万多人,资助金额高达800多万元。

故事之二:百岁寿星做针线

时间:2003年6月6日

地点:卓美眼科

2003年5月一天,103岁的袁老太太在家人的搀扶下来到眼科。

“老人身体还好,白发中还长出了许多黑发,就是眼睛因白内障已几乎失明,心里很着急。几年前就到其他医院看过,但因年纪太大,没人敢给他手术。”面对疑问,王新检查后决定手术。得知老人家庭困难时,又当即决定免费手术。

6月6日“全国爱眼日”,王新成功为老太太实施了手术。第二天,老太太就看到了最爱的重孙子。术后,王新多次到家中为老太太复查、送药。很快,老太太不仅能出去看别人打牌,还能做针线活了。

旁白:凭精湛的技术,王新先后为十多位百岁老人实施了免费的白内障手术,成功为出生百天的婴儿实施了白内障手术。在技术方面,他始终走在省内前列。2004年8月,在省内率先用冷超乳新技术植入1.4毫米非球面人工晶体,使省内白内障的治疗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07年6月,在国内率先植入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技术走在国内前列。2009年12月,为一名被多家医院拒之门外的血友病患者成功实施了白内障手术。

故事之三:“ 拼命三郎”

时间:2010年12月25日

地点:医院二楼

在同事眼中,王新工作起来是“拼命三郎”。

护士郁舒妍说,医院眼科的手术量非常大,光白内障最多每月就要做近300例。王新经常是上午8点多进手术室,到下午两三点才能走出。

“看到许多患者,因耽误治疗而不得不终生面对黑暗世界的痛苦,那种痛苦不只是患者本人和家庭,作为一名眼科医生同样感到十分痛心。”医生夏建生说,有时我们提建议,说中午休息一会,可他说,“患者大都是老年人,所以要尽快做完手术,让他们去休息。宁愿我们饿着、累着,也不能让他们饿着、累着”。

手术后,王新经常是简单地吃些已放凉的饭菜,接着坐门诊。好多人惊奇他的精力始终那么旺盛。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其实很累,但只要一面对患者,坐在手术台前,他就精神百倍。

“他根本没有节假日和休息时间的概念,只要有手术,他都会在第一时间赶到。”医生王艳青回忆说,因手术量大,他曾3个月没回过家。

旁白:王新的确是个忙人,“两点一线”的生活很简单,但他个人手术量却高得惊人,1.8万多例是全省最多的,在全国也是前几名。最多的一天,他曾创下了122台的手术纪录。

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王新毅然谢绝私营医院高薪聘请,全力打造他的卓美团队,短短几年就让卓美眼科成为省内知名的综合眼科;他完成白内障手术2万余例,个人手术量居全国前列;他曾成功为百岁老人、百天婴儿实施白内障手术,创下了当时年龄最大和最小手术的纪录。他所开展的角膜移植、眼底病及准分子的手术,无论数量和质量均在省内首屈一指。从2003年开始,他每周坚持走进村庄、社区送医送药,为1500多名贫困眼病患者实施了全免费手术,为6000多名患者资助手术费,义诊服务群众3万多人,是名副其实的“光明使者”。

王新,郑州人民医院卓美眼科主任、眼科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郑州分会眼科专业副主任委员,加拿大国际眼科学会委员,健康中国教育顾问,《中华现代眼科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国临床康复》编委。从医20多年来,一直从事眼科的临床科研工作,具有丰富手术经验,是河南省最早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医生之一,实施白内障等手术2万多例。在省内率先将国际先进的冷超乳技术应用于临床,手术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主编《常见眼科手术并发症》等专著两本,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专业文章20余篇。多次被评为省“五一”劳动奖章、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市医德标兵、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等。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