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10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基层干部:我们为什么觉得弱势
微博上各阶层的人物脸相
政府的温暖不能毁在“最后一步”
公共难题需用公共性建设破解
收费新方案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公共难题需用公共性建设破解

在城市化不断加速的本土,特大型城市如何突破交通“越治越堵”的怪圈,已经成为地方人大、政协“两会”必须直面的民生关切。事实上,拥堵已经不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专利,杭州、西安、南京、长春等省会级城市也面临拥堵的难题。如何治堵正在成为这些城市的公共难题之一。(1月18日新华网)

交通拥堵是城市病。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城市贫困等皆为城市病,在诸多城市病中,交通拥堵无疑是很厉害的一种。

城市要发展,就会有发展的迷茫与困惑。不是感觉,是真的,作为个人消费品的汽车现在是越来越多。机动车数量猛增,原有的道路、交通标志等,就无法满足交通的需求。再加上交通方面的设计不合理,一些施政者在推广大容量的便捷公共交通这样的民生关切上偏于轻描淡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交通拥堵。

柴米油盐酱醋茶,俗称开门七件事。但这七件事组成的民生关切,所体现的更多的是农耕时代的生活特征。现代人“开门”,首要的还是要考虑如何出行。出行不便,人就会闹心,就会增多焦虑感。交通拥堵这样的城市病,说来说去还是病。城市生病,病所推及的是人,等于是人被病。往大处讲,这儿也堵,哪儿也堵,城市的和谐性、宜居性就会降低,生活的品质就会下降。

不仅是本土,国外城市同样也有城市病,路上的车同样也会蜗行。但是,那些城市想出的有效的治堵办法,很多都值得本土城市拿过来一用。譬如,加拿大的多伦多、温哥华等世界排名居前的宜居城市,作为准公共品的公共交通不仅便捷、舒适,而且是富有魅力的文化载体。多伦多的有轨街车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成功地把居民和游客引向了公共交通。回归公共交通,是在倡导一种好的价值理念,是让人们享受绿色出行。这比采用“车牌拍卖”的方式,提升驾车成本,不知要好上多少。“车牌拍卖”在有的城市卖出了“世界上最贵铁皮”,这与转变居民出行方式,让大家尽量低碳出行相比,招数哪高哪低,谁是以人为本,一望便知。

治堵是公共难题,是城市施政者绕不开的民生难题,解开这个难题离不开民本思想,需用增多公共性建设破解。提供更多的城市公共品是施政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公交工具优先,公交用地优先,公交路权优先,就是多数人的出行权优先。可以说,绿色消费理念里有它们的位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里有它们的位置,社会公平公正的本质里有它们的位置,城市文明的核心里亦有它们的位置。 伊 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